順豐高管此前曾表示:順豐要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型物流公司,順豐不會單一地對標國內或國際任何一家公司,然而,今天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中通正在向其逼近,就像傳統電商平臺的拼多多對阿里、京東的擠壓。
在中國快遞行業激烈的競爭中,今天的順豐,依然在品牌知名度和服務質量上擁有較高的聲譽,然而,中通快遞憑借其卓越的業務量和盈利能力嶄露頭角,已然成為順豐的強勁對手。
二、雙向奔赴中通占優
順豐與中通,一個是時效件之王,一個是電商件之冠,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今天,二者正在雙向奔赴,貼身近戰已經成為常態。
過去幾年,順豐在“向下”,發力中低件,電商件;而中通,則“向”上,布局時效件,高端件,二者之間的這一雙向奔赴,就今天來說,隨著順豐加盟制“豐網”賣給極兔而處于下風。
作為國內和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綜合物流企業,順豐的龍頭地位一時無法撼動,但不能沒有危機感,相向而行的同行已在沖擊順豐護城河。
以中通為代表通達系在努力“往上走”,越來越呈現出同質化——順豐的確很快,但其他快遞公司也不慢,三通一達相繼推出自己的時效件產品,大舉攻入順豐腹地,中通就推出了標快及“快弟”產品,進一步對時效產品進行分層。
目前,順豐的業績還是不錯的,然而,順豐的時效件不再風光無限。從2019年起,順豐時效營收占比就降低到了50%,且2016年后時效業務收入增速也略低于整體收入增速。據今年財報顯示,順豐時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2%,但整體營收卻同比下降,說明順豐時效業務對整體的貢獻已不復往昔,即便時效速度快,已無法大幅助力業績的增長。
在實效件,高端件方面,順豐有先發優勢和豐富積累,但今天順豐時效件空間已不具備向上拓展性,其中有各種因素,比如政府公文無紙化,再比如近日的淘天引入京東物流:在先前,淘天的高端件是順豐的天下,然而,菜鳥速遞的成立已引起了順豐的恐?,而京東物流的入駐,勢必蠶食順豐在淘天的高端件份額。
消費者也說,順豐是快,但是價格不低,適合高端客戶或者急用的東西,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發順豐,對順豐而言,自營高品質快遞的市場現在已經到了極限,因此,這些年順豐也一直在發力價格更低,時效相對較慢的電商件。
拿不到增量時效件業務,順豐國內時效件擴張腳步就會有所牽絆,產能利用率也難再突破,所以順豐不得不拓展電商件,成立加盟公司——豐網,通過特惠件+豐網“向下搶食”。
順豐高管曾表示:“豐網一定是順豐集團堅定不移的戰略,因為順豐要面向的是獲取一個包括高中低端的全量的快遞市場。但早在2021年定價較低的經濟快遞產品增速較快,對順豐整體利潤率造成一定壓力。
然而,豐網的經營并不順利,虧損也在逐步擴大,于是,順豐向電商件,或者稱低端件的奔赴,隨著2023年6月底完成對加盟模式的豐網業務的剝離而終止,又回到聚焦中外高端業務的路子上。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順豐為了拉開與同行的差距,開始在品質和客群上尋找方向,比如去年為了在退貨上拔得頭籌,在新規推行前就把上門普及。
作為中國電商快遞王者的中通,突破電商件的界線,向時效件、高端件發力是大概率事件,并且目前已經布局,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中通快遞的競爭策略在調整,在電商件卷無可卷的當下,發力時效件是中通持續增長的重點,為了打破一直以來,中通快遞在消費者心中的低端品牌印象,中通正在進行生態圈的打造,啟動了 "一體八翼" 全鏈路發展規劃,致力于提升品質,向更全面、更高端的業務模式進發。
截至二季度末,中通快遞的市場份額為19.6%,略有下降,原因是中通快遞在維護必要的基礎業務量規模的前提下,主動放棄部分虧本快件,中通堅守不做虧本快件的底線,維持了盈利健康增長。
中通可以深耕老客戶,轉化更多時效件收入。越來越快的時效不僅可以讓中通在傳統快遞業務中提供更有彈性與具競爭力的產品,期間也必然會涌現出更大的商機。
為了應對價格競爭及保持利潤水平,中通快遞選擇爭奪散件市場。目前散件增長較快,日均散件規模超過500萬單,其中超過300萬單是自由散件,約200萬單為平臺逆向散件。
中通創始人賴梅松明確表示,用戶的認知好像寄貴的東西會找順豐,接下來我們要去改變這個認知。
過去,三通一達,只是順豐優秀的襯托,而今天,順豐的創始人王衛,也不樂觀了,最近表達了與通達兔競爭的看法,旗幟鮮明地說要和他們比品質,比客戶結構,而中通將是順豐面對的一個相當可怕的對手。
順豐的豐網拆戟,向下之路并不通暢,而中通,通過長期持續深化的過程,時效件穩步推進。
三、綜合之路順豐領先
快遞企業未來的競爭一定不是快遞的競爭,而是全鏈路的競爭,是生態的競爭,綜合物流服務商,生態優勢是目前快遞公司的追求目標,京東物流如此,菜鳥物流如此,順豐與中通也概莫能外。從頂層設計看,在戰略層面——成為真正頂尖的“綜合物流服務商”,是各大快遞公司的野望。
快遞主業的強大可以為生態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做好生態也能通過資源利用最大化反哺快遞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對于順豐,對于中通,都是要提升在綜合物流方面的護城河。
綜合物流服務商是行業認可的發展方向之一,廣泛整合社會資源,深度應用行業能力與技術設備,以多元、高效、端到端的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方案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順豐成立于1993年,中通成立于2002年,比順豐晚了10年,然而后來者中通生態建設的步伐,與順豐一樣在向前邁進。在說到中通與順豐在向“綜合”服務商的發展上,也就是生態建設上,誰快誰慢之前,我們先厘清兩個業界常有的誤區。
一是對快的重新認識。如果問你,哪家快遞最快,你肯定說是順豐,然而,不久前,一位知名微博大V發帖說中國最快的快遞其實是中通,并且言之鑿鑿,一時間引發熱評,其實,目前的情況是,順豐是快,然而中通也不慢,三通一達都在增速。
現在快遞的速度其實都差不多,至于差距,要看服務和費用了,說實話,中通還有許多沒有做好的地方,但它依然是順豐和京東之外,服務做的最好的,而價格還不太貴,性價比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