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國家預計到2025年冷鏈食品的需求將會從現在的2億噸增長到4.5億噸。與此同時,未來10年內,我國冷藏車、低溫冷庫、鐵路冷藏箱等設備的年運量也將保持大幅增長。如此龐大的需求和發展空間,各大冷鏈設備及技術產業商也不得不慎重考慮,技術鏈條的不到位只會令自己錯失一次又一次勇猛發展的良機,沒有企業設備不想具備這種能力,這就需要切實從技術和成本這兩個方面研究突破。
沒錯,首要難題并非冷鏈配送技術無法攻克,而是成本確為冷鏈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的一大硬傷,事實證明冷鏈技術配送的高昂成本令很多生鮮電商都望而卻步,不敢涉足,很多消費者選擇網購除了方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網購比超市商場價格便宜,而高昂的冷鏈配送設備技術偏偏與這一現實問題形成了極為對立的矛盾,冷鏈物流比普通物流系統要求更高、更嚴格,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投入應用的生鮮食品卻并沒有如此優質的價格與之相匹配,入不敷出,無法融合,想要全方位的投入冷鏈物流更是需要相當巨繁的投入和準備。所以,設備技術的價格成本是生鮮電商和冷鏈物流技術企業首先要攻克的一大難關,這將是一個不斷適應摸索的持久戰。
如果成本可以降低到企業和電商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技術自然不是問題,重在投入研究和實踐積累,一步一步實現長足發展。筆者認為,各生鮮電商及冷鏈物流企業都應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標準,以企業未來發展和保障消費者權益為基準,提高冷鏈物流的配送質量,優化冷鏈物流的配送體系,確保生鮮食品在配送過程中不“掉鏈”,不推卸責任,保質保鮮的送達目的地,實現雙贏,共同進步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