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以新零售為代表的零售業變革風起云涌,推動商貿物流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智慧物流已經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話題。目前,無論是以阿里、京東等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還是以順豐、圓通、韻達等為代表的快遞企業,以及各種車貨匹配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城市物流配送企業,都開始大力發展智慧物流。
作為“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者和定義者,智慧物流的開拓性人物,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物流產品網CEO王繼祥先生長期從事物流技術、物流標準化和智慧物流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對智慧物流的發展有著獨到見解。
今天記者就當下關于智慧物流的熱點問題采訪了王繼祥副會長。
問:8年前您為什么提出“智慧物流”這一概念?什么是智慧物流?請您簡單介紹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現狀。
王繼祥副會長:在2009年我基于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應用與發展的背景首次提出了“智慧物流”概念,開始大力倡導“智慧物流”。作為長期關注中國物流技術發展的物流人,我一直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自物聯網技術引入國內,在2003年前后我就大力倡導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應用。2005年前后,物聯網技術取得了巨大發展,以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的物聯網三層架構技術體系正式提出,借助物聯網的感知技術及網絡層的互聯網技術,我感覺到可以讓物流的實體網絡通過感知和鏈接,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融合,讓物理世界借助信息技術有了生命力,產生智慧的物流系統。
關于什么是智慧物流,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現在談論智慧物流的人很多,但很多人不僅對智慧物流的理解有誤區,甚至對于什么是智慧都不清楚。智慧一詞來源于佛經,知曉為智,解了稱慧,因此智慧物流一定要有“慧”,也就是說智慧物流一定要有“思維系統”。我認為:自動化的執行系統,物聯網與互聯網的信息傳導系統以及物流決策的思維系統,這三大系統是智慧物流的核心系統。智慧物流的體系架構也類似于物聯網,通過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來實現智慧物流的功能。
自從我2009年提出智慧物流后,前幾年智慧物流并未引起廣泛關注,近幾年中國的智慧物流才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最近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權威機構都分別成立了智慧物流專業委員會,菜鳥物流和京東物流也都對智慧物流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之所以近幾年智慧物流的發展步伐加快,主要是因為這幾年智慧物流的三大核心系統的技術獲得了發展,中國智慧物流的發展也得益于這三個方面的技術進展。
首先是智慧物流的思維系統。思維系統是智慧物流最核心的部分,這幾年發展很快,重點體現在物流領域的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發展。大數據是智慧物流思考的基礎,云計算是智慧物流思考的引擎。
這幾年的中國物流,尤其是在快遞和電商物流領域里,物流大數據發展迅猛。大家都知道,電商的交易是通過網絡進行,電商交易與物流可以實現一切流程數據化,得到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后,通過云計算和各種各樣的數學手段進行分析和優化處理,形成決策后又促進數據流程化,這都加速了中國智慧物流思維系統的發展。
關于智慧物流的執行系統,智慧物流是實體物理世界中的活動,因此虛擬世界的思維與決策必須有實際操作的執行系統來執行。智慧物流的執行系統必須要跟物流自動化結合起來,如果一個實體的操作不能做到自動化,那么智慧物流的“智慧”就不能夠實時地傳輸到我們的物理世界中實時地進行執行和操作,可能還會需要人來進行判斷,那智慧物流中的“智慧”就不足以體現。目前的執行系統,比如物流機器人、物流無人機還有自動化輸送分揀的快速發展,都促進了智慧物流執行系統的發展。
關于智慧物流的傳導系統,是相當于人類的神經傳導系統,它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的,也稱為智慧物流的網絡通訊系統。智慧物流思維系統和執行系統的對接必須通過傳導系統,智慧物流傳導系統是真正把智慧物流的思維系統和執行系統鏈接在一起的關鍵。這幾年中國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網絡鏈接已經可以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智慧物流的執行系統、思維系統和傳導系統這三個系統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是一體的。它們的融合形成了智慧物流系統,帶動了智慧物流的發展。目前各方面都開始關注智慧物流,爭先搶奪智慧物流的風口。
問:前面您提到了物流自動化,請問物流自動化和智慧物流有什么區別?
王繼祥副會長:很多人都容易將物流自動化技術等同于智慧物流,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為什么說自動化不是智慧物流?就是因為自動化缺乏“智慧”,物流自動化只是智慧物流的執行系統,是自動執行的,物流自動化本身并沒有大數據的處理能力和運算能力。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沒有發展起來之前,自動化只是體現了自動執行,它的執行可能是來自于上一個機構或者是自動控制的程序設定,但是不具備“智慧”的功能。
問:您前面提到,自從2009年智慧物流提出后,前幾年智慧物流發展緩慢,近幾年才成為熱點,這是什么原因呢?
王繼祥副會長:在2009年之前,自動化和信息化沒有完全融合。當物聯網技術普及后,第一次讓信息世界可以和物理世界建立鏈接和信息傳輸,第一次實現了網絡和物理世界物品的對接。過去互聯網只是實現了信息和人的對接,而物聯網技術可以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鏈接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使信息可以和沒有生命的物產生對接,這種對接運用了自動感知和自動識別的技術。當物進行對接之后,自動化技術可以讓我們的思維傳達到物理世界,并通過自動化系統在物理世界執行操作,這種情況下能讓智慧系統和執行系統真正有機地融合。這也是2009年我代表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中國物流產品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正式提出智慧物流概念的原因。
但是,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在物聯網剛剛起步的時候,雖然智慧物流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是物聯網技術還沒有大規模地普及應用,很多技術不成熟,物流的信息系統和自動化作業系統無法完全建立鏈接。更關鍵的是,當時物流大數據與云計算才剛進入發展初期,智慧物流的思維系統還沒有得到發展,一個沒有大腦思維系統的物流體系,能產生智慧物流嗎?
而近幾年智慧物流的相關技術體系發展很快,使得智慧物流具備了技術基礎,主要體現在:一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二是智慧物流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三是物流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此外,市場需求也是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關鍵。近兩年智慧物流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推動了市場對智慧物流需求的上升,目前每年的包裹數量都在成倍上升,對物流系統的智慧決策運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智慧物流的發展也具備了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問: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的新零售核心內容被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有人說,是智慧物流成就了新零售,您怎么看?
王繼祥副會長:我認同這種說法。不管是在阿里集團,還是在京東,目前都把智慧物流作為新零售的基礎。
零售是銷售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直接面向客戶達成市場交易。在交易信息階段,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但是在網絡上完成采購訂單后,需要通過實體物理世界的物流配送完成交貨才算完成了整個交易過程,所以說智慧物流首先推動了網購的發展。另外智慧物流的發展也推動零售開始面向全渠道,從而推動了全渠道的零售業變革。
新零售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上的零售,為什么過去的門店不叫新零售?因為過去的門店沒有建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之上,沒有智慧物流體系與智慧銷售體系支撐。如果門店建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之上,那么在門店的所有消費數據、銷售對象都將鏈接起來,而且門店節點的物流配送還可以與智慧物流體系對接。因此新零售帶來的全面鏈接,可以給客戶推薦更合適的產品,讓客戶產生更好的消費體驗,同時還可以通過智慧物流的配送體系直接配送到家。
新零售最強大的支撐體系就是物流,因為銷售行為的最后完成必須靠物的流動來實現,而智慧物流在整個零售體系當中起到了智慧支撐的作用。所以說,是智慧物流成就了新零售。
問:新零售的火爆必將給物流帶來很大挑戰,在城市道路日益擁擠,擁堵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地下智慧物流系統具有巨大優越性。您之前在《城市地下的智慧物流配送系統技術與應用》一文中詳細介紹了城市地下的物流配送系統,其中提到了可以在雄安新區建設和運營中開始建設智能地下物流配送系統。您覺得什么樣的城市適合發展地下智慧物流?
王繼祥副會長:首先我要強調一下,針對城市的交通擁堵,并不是只有地下物流一種解決辦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解決:
一是智慧物流優化。可以運用智慧的手段對物流進行優化,提升物流的配送效率,減少車輛進城,在不影響擁堵的情況下提高配送量。
二是共同配送。也稱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務,指多個客戶聯合起來共同由一個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來提供配送服務。這可以大幅度減少車輛進城。
三是路徑優化。通過對配送車輛進行路徑優化,提高配送效率。
四是智慧調度和快速交接。比如在夜間不擁堵的時間安排車輛進行配送;比如通過帶托運輸和按托盤訂貨,實現配送時免驗貨交接,減少等待時間,等等。
但是,隨著城市擁堵狀況越來越嚴重,全世界都越來越重視開發地下空間,盡管很多城市缺乏完善的地下物流系統,但是在物流配送當中,大量地運用地下空間還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城市用地鐵系統做小件配送,有的城市利用地下空間做存儲。
地下物流作為一個最新的理念,全世界目前沒有一個城市建成完善的地下物流配送網絡,最主要的制約原因是成本。即使在一個建設比較成型的城市,發展全套地下物流體系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由于成本因素,智慧物流的地下配送系統并不適合所有城市。那么什么樣的城市適用地下物流體系?我個人覺得最適合的是在具有高需求、新規劃、高起點、配送要求高、地下空間建設成本低的新型開發建設的城市,統一進行規劃和實施。特別是在雄安新區這樣沒有被過度開發的地區建設大型的高端城市集群,地下空間的利用是必須要做頂層設計和規劃的。在地下空間利用當中,把地下物流的配送通道預留出來,將會大幅度地降低地下物流的建設成本。
考慮到地下物流配送對解決城市污染、道路擁堵都會帶來巨大好處,而雄安新區又具備建設完善的地下物流配送網絡的基礎,所以我建議在雄安新區可以做地下物流的頂層設計,開發建設一個中國最大的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統,這是目前建設地下物流的智慧配送系統最好的地點。
問:近十年來,國家政府相繼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實施了‘互聯網+’戰略,基于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智慧物流變革也得到了更多關注。請您談談未來智慧物流的發展方向。
王繼祥副會長:目前智慧物流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智慧系統和執行系統不能夠有效地同步,導致執行系統中產生的很多信息不能及時反饋,思維系統的實時分析和科學決策也不能有效地傳導到執行系統。全世界的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目前還處于幼稚階段。
智慧物流的發展需要智慧系統和執行系統全方位融合,在國際上,這種信息系統與物理世界完全融合的技術體系被稱為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s,簡稱CPS),這是集成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的下一代智能系統。我們耳熟能詳的工業4.0就是建立在CPS 基礎上的系統,也叫工業CPS。而物流的CPS就是智慧物流,其本質是建立信息空間與物理之間基于數據自動流動的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的閉環賦能體系,發展的核心要素是“一硬”(發展自動化)、“一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一網”(發展網絡系統)、“一平臺”(發展智能服務平臺)。智慧物流未來發展的路徑一定是根據CPS的技術體系,從單元級到系統級,再到平臺級逐層遞進。
我個人認為,未來必須將智慧物流的三個系統有機地融合一體。在這三個系統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才會產生更好的智慧物流,一是因為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二是傳輸系統和自動化的對接越來越融合;三是計算能力和數據的處理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越來越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