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剛剛過去的雙11,不僅是訂單之戰,物流之戰,更是其背后的軍備之戰,今年的雙11,無人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黑科技,在最后一公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即時物流的競爭,不再是比拼資本的時代,技術力量的不斷提升,成為其背后的主要驅動力。
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近年以來,各大電商物流企業紛紛推出物流新體驗,大秀“黑科技”,行業巨頭和初創公司們展開了以智能化為基礎的創新博弈。
為了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即時物流企業、電商都在技術上作足了功夫,不斷用創新驅動研發升級,為即時物流業競爭增添了多彩亮色,黑科技,智能化是即時物流行業重點關注和投入發展的方向,今日競爭的態勢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點我達在即時物流市場中憑借著自身的智能調度技術的積累和迭代,形成了自身的技術壁壘。目前已經形成了智能調度、智能定價、智能管控的智能化管理平臺,在解決配送效率和提升用戶體驗的情況下,逐步升級成智能大腦,管理著平臺200多萬騎手,而平臺每天的騎手跑單的距離,就可以圍繞地球200圈。
UU跑腿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制定了各項統一的跑男資質、計費模式等標準規范,形成自身供應鏈優勢。
閃送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結合強大運算能力,不斷優化系統功能從而提升了服務效率。
在京東,無人快遞車、無人機、無人倉等集體展示。在收貨、存儲、打包、分揀等多個環節上,以3C、數碼等小件商品為主的京東無人倉已經實現了無人化操作。無人型倉庫則對大部分業務類型實現全流程化無人作業,系統具備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的全套能力。
菜鳥圍繞大數據、智能和協同三個關鍵詞,搭建起五大物流網絡。基于其豐富的物流數據庫,快遞網絡為快遞公司賦能,倉配網絡為商家提供端到端的智能倉配供應鏈解決方案、末端網絡通過共享末端服務來解決最后一百米消費體驗。
艾媒咨詢分析師表示,黑科技的應用貫穿于即時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物流網絡的配送效率。智能化涵蓋了自動立體式存儲、3D視覺識別、自動包裝、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各種前沿技術,實現了各種設備、機器、系統之間的高效協同,具有發展價值和前景。
黑科技已經滲透到即時物流的方方面面,滲透到“最后一公里”的分分秒秒。
二、兩種模式,各有千秋
即時物流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無人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為分鐘級配送提供了基礎條件和技術支持。即時物流背后,是從供應鏈管理、倉庫到配送末端,各類“黑科技”的輪番上陣。
黑科技的投入包括軟件和硬件兩方面。軟件上主要涉及大數據、機器學習以及包括ERP、POS、WMS、APP系統在內的綜合管理系統,硬件上主要涉及智能終端設備,無人機,無人車等。
在技術創新的潮流中,這兩種方式或者單用,或者共融,共同破解著即時物流的發展瓶頸。
一種是用無人機、無人車這些耳熟能詳的新硬件代替人力進行高速即時運輸。無論國內國外,各電商物流都在花費重金進行研發,希望獲得無人配送的先發優勢。近年來,重拳打造的無人配送系列不時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京東無人技術堪稱領先。早在2018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共有50個不同層級的無人倉投入使用,并首次啟用了智能包裝機,該設備通過磁懸浮技術,可以實現每小時打包1000件包裹,較傳統的打包作業提升10倍;
不僅如此,京東配送機器人也為消費者帶來了超炫酷的收貨體驗。它們不僅完全依靠自動駕駛技術行駛,還可以實現自主避障、轉彎、繞行、返程、自主識別紅綠燈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運營效率。
菜鳥在江蘇無錫開啟了全球首個全數字化運營的“未來園區”。這個園區由IoT技術打造,內有500臺機器人聯合作業,可以在數萬個SKU中快速揀選商品來組成包裹;
另外,菜鳥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投放了“快遞擎天柱”——自動化的菜鳥快遞塔。這是繼菜鳥小盒、掃臉取件智能柜之后,菜鳥驛站再次率先在行業投入使用的智能設備。
蘇寧也在加快無人物流布局。去年,蘇寧無人機亮相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今年,雙11期間,無人倉、無人機、最后一公里配送無人車、干線無人貨車等投入使用,實現無人物流裝備全場景閉環。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人物流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并越來越接近現實生活。多個行業巨頭紛紛在無人物流方面加快布局,不僅是吸引資本聚集和催生市值的最好工具,也是物流業最佳競爭手段之一。
另一種是軟件上的,是運用算法+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實施分布式系統的架構升級,對配送過程進行優化,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速度。
技術賦能時代,即時物流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能、GPS+GIS定位、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的支撐,例如人工智能能預測運力需求,提高配送效率,智能調配訂單,降低資源浪費;大數據能夠積累配送單量、路線、時間等數據;GPS+GIS定位協助配送員完成路線規劃,實時監督配送員;移動互聯網為實時信息傳遞提供通路;智能手機將線下配送員納入到共享信息環境。
比如點我達,在技術層面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智能化派單,從大量歷史數據中不斷學習和優化派單策略,提高并單的合理性,對于實時產生的訂單,綜合考慮配送系統的整體效率、商家和消費者的體驗以及騎手的感受,結合派單時的壓力預測情況,從全局角度最終給出合理的派單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