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大變革和中國經濟大發展之際,中國制造企業為增強市場競爭力,滿足客戶需求,紛紛向按訂單生產、按需制造轉型,生產模式的變化對其物流體系提出了挑戰,迫使企業對生產物流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在此過程中,企業會面臨諸多問題和困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我今天準備與在座的各位企業領導、物流專家和朋友們探討和交流的話題。
市場決定生產,生產決定物流
“物流體系的改變,首先要改變人的觀念,尤其是管理者的意識。”制造企業升級物流系統是想實現精益生產,但到底什么是精益生產,這種需求是如何產生的?
21 世紀的制造企業要面臨更大的壓力,除了保證按時交貨,還要努力實現“按單生產”和“按需定制”,生產更多品種的產品以供客戶選擇,能夠接受最后一分鐘的訂單修改,能夠對市場作出快速響應等。與此同時,制造企業還要避免物料短缺造成生產停頓,以及大量生產原料因積壓而引起的成本上升等。在如此大的壓力下,高效的生產物流系統對于制造企業是必需的,甚至成為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很多制造企業努力在推行供應鏈精益戰略和敏捷戰略。到底什么是精益戰略?又怎么理解敏捷戰略? 精益戰略的重點是降低運作成本,而敏捷戰略的重點是快速反應能力。
在現實中,這兩個戰略越來越融為一體。沒有對市場的快速響應和把握,如何能精益地安排生產?敏捷戰略是通過需求透明化,按需而動來消除供應鏈的非增值活動;而精益戰略通過供給與需求的協調一致,來徹底消除對存貨的依賴。
但是未來的不確定性才是亙古不變的市場規律。對于制造企業,完全的零庫存只能是一種理想。制造企業需要通過精益生產在不確定中尋找規律,通過科學的物流體系來管理需求的不穩定,這才是供應鏈管理和精益生產的最高境界。
中國企業物流升級更被動、更緊迫
國內很多制造企業改造升級物流體系是被迫的,往往會倉促上馬!很多制造企業都需要對物流體系進行升級改造,來滿足精益生產的需求。這種需求一定是從行業終端傳導過來的。 國內制造企業在物流系統變革過程中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很多制造企業幾乎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改造生產物流系統的,被迫在較短的時期內滿足其客戶的要求。我以汽車行業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整車廠作為行業的終端,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需要對生產模式以及生產物流系統進行改造,并要求它的上游供應商,比如零部件生產企業,按照它的生產計劃與節拍供貨。這就造成了很多企業在各個配套方面包括設備、人員、系統等還沒有準備好時,急切地尋求一個快速的解決方案。實際上,物流系統的優化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并不能通過簡單的改變達到最佳效果。
第二,很多企業即使在需求非常緊迫的情況下,還是習慣自己先摸索,而不是直接尋求專業咨詢公司的幫助。但是,這樣做不僅浪費了時間和金錢,也影響了物流體系建設的最終質量。
第三,很多企業的物流體系在實際運行中效果大打折扣。因為要改變已有的物流模式是非常難的,很多企業即使建立了新的物流體系,但是如果在實際生產中沒有按照規劃的模式堅持,肯定達不到既定的目標。
最后還有一些外部制約因素,如物流體系缺乏統一的標準,供應商的能力水平比較低等,當然這些因素不是決定性的。如果制造企業要按照自己的需要改變供應商的供貨模式,一定要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幫助供應商適應變化,做出有效的調整。
企業物流系統建設六要點
那么,制造企業的物流體系建設與優化應該如何切入和發展呢? 歸納總結后,有以下六點建議:
第一,高起點。以國際化高標準為起點,才能規避短期行為,避免走彎路,避免重復和多次建設投資,避免浪費資金和時間,才能使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穩步發展和提升。
第二,專業化。這里包括兩層意思:首先是解決企業物流問題的過程中,管理層必須有這樣的理念,用專業的公司、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充分利用外腦,才能快速、經濟地解決問題;忌諱凡事自己摸索、碰壁、總結、再摸索、再碰壁、再總結,在當今社會經濟一體化、知識專業化、物流全球化的時代,必須避免企業物流在發展道路上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惡果。另一層意思是,企業應該專注其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其中包括物流系統規劃與實施。
第三,持續性。企業物流系統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持續不斷地優化改善,才能不斷提升能力,因為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需求,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生產制造,也不可能有永遠不變的物流體系與物流流程。同樣,物流體系的建設、發展和提升也是需要逐步完成的,物流人員的操作水平、公司的物流管理水平也是逐步提高,不是一次性安裝了設備、上馬了管理系統就解決了問題。如果沒有持續的改進,可能曾經非常好用的物流體系會變得不好用,曾經先進的會變為落后。
第四,要注重信息化建設。 信息系統是物流體系非常重要的支撐,其意義遠遠大于安裝多少臺堆垛機、多長的輸送線、分揀線。但值得關注的是,一些企業投了很多成本建成的信息化系統,卻不能完 全滿足需求,只好不斷加上其他的模塊,使得整體軟件系統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復雜,但是效率卻不斷地降低。另外一個極端是,物流體系嚴格按照安裝后的軟件系統流程來執行,反而阻礙了物流的實際效率。
這是由于沒有做好流程優化。首先要確定采用標準化的物流計量、貨物分類、物品標識、物流裝備設施、工位器具和作業流程,提高物流的標準化程度,再引進先進的軟件系統,才可以達到提供精細化和準時化的服務水平。所以,企業一定要先做流程優化,然后才能上系統,這是保證安裝實施后的物流軟件系統實用、好用、效率高的前提條件。
第五,要選擇合適的物流設備,而且關注設備的組合效應。因為不同的設備是不同廠家生產的,單個設備的效率也許沒問題,但是組合在一起效果如何呢?這是需要專業咨詢公司才能把握好的。
最后,重視系統化的實施。這就涉及到企業物流人才的培養問題。一個企業的物流人才,一定要形成統一的思路,做系統化的培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本企業物流體系的效率。
物流規劃設計是實現制造業物流合理高效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