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食品冷鏈物流尚處于起步階段,食品綜合流通率不足20%(日本在95%以上),每年損毀食品的價值超過100億美元。在運輸過程中,運輸設備的裝載率低、貨物穩定性差、貨物毀損嚴重;在倉儲保管過程中,倉庫空間利用率低,貨物存取效率低、差錯率高,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受限。這一系列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食品加工企業。一些企業為了拓展自己的利潤空間,在市場競爭中獲勝,試圖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其中包括:將食品冷鏈物流完全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或采取多家食品加工企業聯合運輸、共同配送,以及自建車隊承擔本企業的食品運輸等模式,但均未取得明顯成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企業尚未意識到包裝標準化對食品冷鏈物流的重要作用。
日本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成功經驗證明,要提高食品冷鏈物流流通率、減少食品毀損、降低成本,必須從倉儲運輸過程中的包裝標準化做起。在發展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的現狀,制定適合我國冷鏈物流的包裝紙箱標準。首先可以在部分地區建立采用標準包裝紙箱進行食品冷鏈物流的示范性項目,然后再向相鄰地區輻射。這樣由點到線到面地普及托盤標準紙箱,逐步提高食品冷鏈效率,改善冷鏈物流系統,擴展各利益相關者的獲益空間,可以從實質上提升我國冷鏈物流的水平,為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