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什么順豐快遞一直都最“快”嗎?
一個視頻解密
順豐自動化分揀操作
▼
要說快遞誰家最快?相信不用小編多說,很多人都會認為是順豐。
作為中國速遞行業中投遞速度最快的快遞公司之一,順豐的“快速度”已經深入人心。
說到順豐“快”的原因。當然不單單只是順豐管理有效、飛機多、小哥跑的快。大家可不要忽視了順豐的自動分揀系統。
記得去年有媒體報道順豐華南運營樞紐,其新安裝的全套自動化分揀系統1小時至少處理7.1萬件包裹……按照人工每小時分揀500件貨物的速度,分揀7.1萬件大概需要150人左右。也就意味著,同時雇150人一起工作一個小時才能相當于順豐自動分揀系統一個小時的工作量。因此,系統能夠節省的人力成本非常可觀。并且,包裹分揀提升的效率絕對是人工不可比擬的。
順豐自動分揀系統到底有哪些優勢?他們又在哪些環節進行了高效管理和優化以至于實現包裹“極速達”的呢?我們從視頻中的一些細節能看出。
1.入庫之前小件分類包裝
貨物入庫,到達小件分揀機入口時,供包員將小件混包裝分出來。因為在入庫之前,分點部已經將小件全部包裝,貨物入庫時,分揀員就不用一件一件的選,效率會高很多。
2.上線前規范、限制小件包裹的尺寸、重量
解包臺上,解包員將小件包解開,將快件倒入供件臺前的滑槽中。所有快件的尺寸是有統一規范的。例如,可上線的快件尺寸不得超過465毫米,重量不得小于0.1kg(例如報紙一張)等。這些規范要求就避免了分揀機因貨物的重量、尺寸不規范而導致的停機或錯分,以此降低差錯率,提高分揀效率。
3.供件臺安排人工輔助導入
由于包裹內包含了一些運單朝下或者訂單重疊的包裹,分揀機無法識別。因此需要人工輔助完成。供件臺上,快遞員將包裹導入分揀機時,將不容易被識別的包裹的條碼展示出來,讓包裹快速識別。
4.前期收件員規范操作
龍門激光讀碼器會在幾秒內掃描條碼,并將貨物信息錄入分揀服務器系統。如果運單條碼被遮蓋或運單條碼被褶皺的包裹,依舊需要人工處理,浪費時間。因此,順豐快遞員在前期收件時一律要求操作員操作規范,這些后期“不被識別”的情況就完全可以避免。
5.分揀全流程的數字化、信息化
所有的快件在到自動分揀機上之后,都要經過掃描實現條碼識別。然后再由中央分揀系統進行分揀派送,讓各自不同的快件按照不同的目的地,流向它該去的地方。
在這個環節中,順豐每個環節的操作都有標準的、規范的流程。例如,快遞員收件時當場掃描錄入代碼、目的地、電話號碼,倉管員及時掃描訂單以便輸單員和補碼員及時操作。以避免訂單上傳不及時導致的快件無法識別而被送到無目的地的滑槽中造成二次補單,影響效率。這種一環扣一環的規范作業,導致了總體效率的提升。
6.最強調大腦系統支撐
每一件快遞都有一個條形碼,條形碼就已經標明了自己屬于哪里,應該發到哪里,全程被掃描,多次驗證,保證每一件快遞都能到達自己應該去的發貨區。支撐著貨物能完美的完成每一步流程,且準時到達的還有先進、強大的中央分揀系統“大腦”。
當然,要說順豐“速度”背后的技術,遠不止這些。從各方面看來,對于各快遞企業來說,加強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并且大力推廣使用自動分揀設備都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以上只是簡要分析了一下視頻中分揀流水線上的一些細節。其實,順豐在空運、無人機、智慧物流上的布局早已走在國內快遞行業前列。
今年11月,北京市發改委公布批復書表示,同意北京順豐在順義建設全自動倉儲分揀中心及配套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5億多,項目建成后,快遞智能分揀日均處理量則將高達150萬票。由此可見,順豐將繼續加大投入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以此提升企整體運營效率,節省成本。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