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機器人專委會成立發布會成功舉辦,標志著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機器人專委會(簡稱專委會)正式成立。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深度學習算法、人機交互等技術的突破,服務機器人市場前景日益廣闊,規模快速增長,而我國在該領域存在諸多市場空白,國內發展現狀一時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形勢需求。為此,服務機器人專委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服務機器人專委會作為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下的專業委員會,就是為了凝聚業內專家,整合國內外資源,推動技術與資本的結合,創新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與市場,牽引行業規范的制定,從而加快推進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化進程。
據了解,塔米智能創始人吳季泳博士擔任專委會主任,而吳季泳博士另一個角色是“塔米機器人的爸爸”,他正在為推動服務機器人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力量,更是滿懷著一顆把中國服務機器人推向世界舞臺的雄心。
吳季泳博士
對行業的看法:突破核心技術,搶占市場
采訪中,吳季泳博士在談及選擇服務機器人行業的初心時回憶道:“創業初期,每天有上百個電話需要接打,沒有周末,更沒有假期。沒有時間陪伴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所以他也將家庭機器人作為自己公司發展的方向之一,讓家庭機器人可以陪伴更多空巢老人,可以和留守兒童親情互動、教育孩子。
“我希望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機器人。他永遠陪伴你,帶給你快樂,幫你做到你可能都做不到的事情。”吳季泳博士說,目前服務機器人還處于產業化初級階段,還需要不斷進行市場嘗試。“與工業機器人不同,中國的服務機器人與發達國家同處于產業發展起步階段,在基礎研究、產品研制、制造工藝等方面差距與工業機器人相比較差距要小得多。目前,服務機器人種類繁多,每個細分市場尚需培育,所以形成足以支撐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生存的大市場還需要一個過程。”吳季泳博士強調,中國做為世界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為超越西方先進國家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將技術力量更好的發揮作用?如何把先進的技術轉化成產品、市場價值?如何有效的將資本市場與國內企業快速準確的對接,以便推進產業化發展與產業集群……這一系列問題正是中國企業超越西方國家的關鍵。吳季泳博士指出,未來中國服務機器人的目標應該突破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挖掘培育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實現各細分領域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盡快搶占國內和國際市場。
未來規劃:依托專委會平臺,打造行業標準
機器人行業是一個新鮮行業,很多企業、創業者都想進入。吳季泳博士指出,當前服務機器人的創新應用需求巨大,但存在關鍵技術及核心市場尚未突破的瓶頸。專委會搭建這個平臺,目的就是以市場為核心、以企業為龍頭、吸收國內外經驗、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并篩選有核心價值的科研成果快速實現與資本市場對接,并且在牽頭起草服務機器人行業技術標準的同時,更大力度的推動技術創新及市場應用和推廣。
為了更加有效的整合資源并且務實地開展相關工作,專委會不僅聘請了原科技部的五位副部級領導作為名譽會長,還特別聘請了五位業內權威專家作為顧問,同時在近三十位包括清華、北大、北航在內的頂級國內服務機器人專家之外,引入了國內知名資本機構的負責人作為學術委員會委員。
此外,吳季泳博士就專委會的發展規劃做出五個具體的工作目標:(1)不拘一格,摸索出一套產業創新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我們將吸收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在產學研機制上不斷嘗試創新突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實現以市場為核心,以企業為龍頭,以科研機構為支撐,以資本為推動力可以實際操作的產業創新模式,更快的推動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2)引領起草5個以上行業標準及技術規范;(3)形成200個以上服務機器人企業及上下游企業、及相關資金機構為主體會員單位;(4)與國內外20個相關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已經溝通的包括韓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中法企業家聯合會等單位;(5)定時舉辦有關服務機器人論壇及專家研討會議;同時通過參加每年的國外展會的機會配合國外企業尋找國內的戰略合作伙伴,并幫助會員開拓國際市場。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