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4.0的啟示 ——訪德國北威州經濟部副部長霍爾策斯基
來源::《經濟雜志—經濟網
| 2016-08-10 10:11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開始謀求經濟轉型,并于2013年提出了“
工業4.0”戰略;不謀而同,2015年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戰略,開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作為德國的工業之州、工業發源地魯爾區的所在地,北威州的轉型之路會給中國工業城市帶來哪些啟示?近日,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德國北威州經濟部副部長霍爾策斯基。
《經濟》:“德國工業4.0”戰略已提出了3年,就北威州而言,成果如何?2015年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戰略,對此,兩國是否有可以相互借鑒的經驗?
霍爾策斯基:北威州歷來是德國實力非常雄厚的工業之州,而且也會一直持續下去,在歐洲其他地區很難找到這樣一個人口密集、工業又很發達的區域。只有通過工業才能發展工業4.0。北威州大力支持經濟轉型,例如,目前北威州的亞琛和萊姆戈地區均建立了首批智能工廠,同時北威州也在深入研究其必需的啟動系統;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通用技術和智慧城市歐洲研究中心,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也正在致力于研究國際標準。
目前,我們正面臨著政治經濟的嚴重挑戰,有許多課題需要攻克,例如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如果在中國和德國使用不同的機器語言(程序),則無法通過網絡和智能系統實現交流的全球化。另外,為實現公開的遵循價值鏈的數據流,我們也必須對數據保護和知識產權問題予以澄清。我們希望來自中德兩國工業、IT、物流和財經界的合作伙伴能夠進行交流,共同完成首個實驗項目。
《經濟》:目前中國正在推動供給側改革,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德國是工業強國,而北威州又是德國的工業中心,結合北威州的工業轉型歷程,您對中國的轉型有何建議?
霍爾策斯基:德國北威州尤其是曾經是德國工業心臟的魯爾區,幾十年來也經歷了經濟結構的變革,從原先的工業基地發展成為一個以服務業為導向、強勁工業為核心的科技區域,魯爾區也從原來傳統的礦山工業區發展成為德國科研和高校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以物流、能源效率和環保、健康和社會福利與教育事業、金屬、化工、機械制造和能源經濟為主的新興主導市場,構成了魯爾區的經濟特征。
我們已經成功實現了與社會利益一致的結構轉型,但是這一轉型還遠未結束,而且這對全體責任人來說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這樣的經濟轉型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經濟政策,其中對原來礦區的再利用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早在被關閉之前,全體負責人就已經協商出以未來為導向的方案,對這一價值極高的工業廠房區進行再利用。
《經濟》:北威州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的首選地,與其他地區相比,北威州吸引投資的優勢有哪些?
霍爾策斯基:北威州的中國企業尤其看重的是北威州的中心地理位置、靠近銷售市場,以及濃厚的科研氛圍。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北威州擁有有利的交通設施,世界最大的內河港杜伊斯堡港已經成為連接“一帶一路”歐洲線路的樞紐。另外,中國企業傾向于在其他企業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的地區投資落戶,而在北威州目前已有900家中國企業投資落戶,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最佳的區位條件。
《經濟》:通過與中國企業的接觸,您認為中德兩國企業的不同點在哪里?
霍爾策斯基:中國和德國的企業之間存在很多文化差異,比如在商務交往方面,中國人喜歡觀察對方,盡可能地總結對方的性格,這不僅體現在職場,也體現在私人關系上。中國人非常注重人性化視角,他們常說,對于他們來講,用哪家的服務和產品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跟他們做生意的人,因此,同合作伙伴的私人關系的質量就尤為重要。相反,在德國的職場中最重要的是事情本身。
《經濟》:德國工業著眼于數字化,近年來大熱的智慧城市對信息化和數字化的要求都很高,在您看來,智慧城市的發展會對城市產業、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霍爾策斯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各大城市的發展速度也非常迅猛。為使大家在這些超大型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更舒適,這些城市、地區和政府必須付諸巨大的投資和努力。我們大家要走的這條現代化城市建設道路,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政界、企業,還是全社會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尤其體現在居住空間、交通、環境、教育、數字化、能源、健康保障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因為在這些方面,我們還處于發展初期,同時我們對這一發展又滿懷期望。未來,中國和德國可以在這些領域共同合作,開發具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經濟》:您此次到中國訪問參觀的主要收獲是什么?
霍爾策斯基:我此行的目的是深化和發展同中國的經濟關系。在北京、杭州和上海,我分別參觀了幾家數字化企業和工業企業,它們均已在北威州投資落戶。中國企業是北威州的理想合作伙伴,他們可以參與到德國和北威州的數字化建設中來。中國和北威州的工業4.0戰略可以相互補充,并為雙方加強合作提供了最佳條件。
《經濟》:未來,在對華經貿合作上,北威州的側重點會放在哪些方面?
霍爾策斯基:北威州和中國的經濟往來具有光輝前景。中國已確立了遠大目標,以進一步推動環境和氣候保護、城市可持續發展或減少社會和地區差異。在這些方面北威州可以帶來它的一些長處和強項,同時,北威州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工業4.0的領先地區之一,在科研方面也可以提供相應的經驗和支持。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