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2016年5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味著我國兩化深度融合躍升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制造業和互聯網的融合。《意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共同編制。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首席專家蔣明煒解讀了制造業與互聯網的密切關系)
國務院關于《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智能制造,走向制造強國的綱領性文件。
一、制造業所處的環境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多學科、多技術融合的新技術挑戰;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的挑戰;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挑戰;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挑戰;在開放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競爭境環境下,每個企業只是全球產業鏈中的一個分子,相互依存,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產品創新需要互聯網
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快速融合到工業產品之中,各種智能產品像雨后春筍般的問世,使得原本就非常復雜的工業產品變得異常復雜。今天的智能產品沒有一件是可以在一個企業內部完成的,通過互聯網,構建“雙創”平臺、協同設計平臺,發布企業的研發設計需求,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參與設計,聚匯眾智,進行產品創新設計,提高產品智能化水平,縮短產品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三、供應鏈協同需要互聯網
在工業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現代工業體系分工越來越細,復雜產品都是由若干供應商協同設計和生產的。波音787客機的13.25萬個零部件是由70多個國家,上千家供應商生產的。這就要依靠互聯網,建立全球供應鏈協同生產、協同設計。
四、產品營銷需要互聯網
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出乎人們預料的速度影響著人們的購買習慣、商品交易的方式、營銷的模式。通過電子商務,小企業也可以做大市場,義烏的針頭線腦通過互聯網可將商品銷售世界每一個角落。行業或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可以將機電產品、解決方案向世界充分展示,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用戶體驗中心,促成交易和合作。
五、高效服務需要互聯網
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做好售后服務,遠程監控,遠程服務,提升對用戶的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的滿意度,需要互聯網。
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一條主線,即以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為主線。打造兩個平臺,即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大型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雙創”服務平臺,營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共進的“雙創”新生態。培育三個模式,即支持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增強三個能力,即增強支撐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基礎技術、解決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實融合發展基礎,激發制造業發展新動能。落實七項政策,即在體制機制、國企改革、財稅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和措施保障。
“指導意見”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指明了道路,構建了基礎,提供了政策保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智能制造,走向制造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實戰的指導意義。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