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知名財經(jīng)網(wǎng)站The Street周日撰文指出,由于亞馬遜帶動消費者越來越希望獲得兩日送達服務,而這家公司私有化Kiva機器人,將迫使零售產(chǎn)業(yè)的競爭對手尋覓其它的倉儲自動化技術。今年,倉儲機器人領域?qū)⒂型霈F(xiàn)重大突破。以下為文章內(nèi)容摘要:
亞馬遜近來在市場中頗受矚目,原因是這家公司打算拓展快遞業(yè)務。這家公司已經(jīng)公開了其無人機送貨計劃,申請了3D打印卡車專利,且向上海航運交易所提交了申請,計劃提供12條航運線路的貨運中介服務。此外還有報道稱,這家公司正與航空公司談判租賃飛機,準備用于快遞業(yè)務。
不過在亞馬遜的快遞抱負當中,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卻一直被市場忽視,它就是亞馬遜頗具神秘色彩的倉儲機器人。通過在2012年收購Kiva Robotics(以下簡稱Kiva),亞馬遜獲得了該項資產(chǎn)。
對提升亞馬遜的效率和盈利能力,該技術是無可估量的。隨著亞馬遜準備停止對Kiva前客戶使用的機器人提供支持,其它競爭對手正蜂擁著提供類似的產(chǎn)品。
當年亞馬遜作價7.75億美元收購Kiva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的倉儲中心實現(xiàn)自動化,提升它們的效率。在收購完成之后,亞馬遜將Kiva更名為亞馬遜機器人(Amazon Robotics)。不過從那時至今,亞馬遜對該部門的發(fā)展規(guī)劃一直守口如瓶。
亞馬遜最新透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該公司目前已在13個配送中心部署了3萬機器人,數(shù)量超出2014年年底的10個配送中心的1.5萬。亞馬遜發(fā)言人妮娜.林德塞(Nina Lindsey)透露,該公司計劃對所有在建的新配送中心部署機器人技術。
亞馬遜的機器人把裝滿各種商品的貨架運送到采摘中心,然后再由員工完成商品的分揀工作,確保把商品遞送給正確的用戶。亞馬遜首席財務官布萊恩.奧爾薩爾斯基(Brian Olsavsky)在去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中曾表示,我們的目的是更廣泛的使用機器人。
亞馬遜投資人關系總監(jiān)菲爾.哈丁(Phil Hardin)在當時的電話會議中也含糊其辭的表示,機器人業(yè)務是一項相當大的投資,涉及到公司成本結構的許多方面,但是我們很高興能夠擁有Kiva。讓Kiva機器人搬運倉儲中心的產(chǎn)品對我們而言是一項偉大的創(chuàng)新。我們認為,Kiva機器人讓倉儲中心的工作變得更好,提升了倉儲中心的生產(chǎn)力。
雖然在倉儲中心配置機器人的代價不小,但這項技術減少了員工在倉儲中心來回走動搬運和從貨架中挑選商品的時間。物流顧問公司MWPVL國際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通過在倉儲中心配置Kiva機器人,亞馬遜每件商品的物流成本減少了21.3美分,占物流成本的48%。MWPVL國際創(chuàng)始人、總裁馬克.伍爾夫拉特(Marc Wulfraat)表示,考慮到亞馬遜的配送中心遍及全美,這肯定為亞馬遜節(jié)約了大筆的資金。瑞銀集團分析師埃里克.謝里丹(Eric Sheridan)預計,亞馬遜機器人每年為公司節(jié)約出約9億美元的員工支出。
亞馬遜拒絕透露機器人給公司節(jié)省支出的實際數(shù)值,但向The Street表示,機器人給公司的倉儲業(yè)務帶來了極大的改進,讓公司能夠儲備更多的消費產(chǎn)品,擴大了亞馬遜的選擇范圍。在此背后隱含的問題,是亞馬遜機器人和倉儲中心自動化的下一步將會是什么。考慮到配送業(yè)務對這家電子商務巨頭何等重要,如果說亞馬遜要把亞馬遜機器人攬為私有,就一點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不過問題亞馬遜機器人的前身Kiva曾擁有25家客戶,其中包括了零售巨頭玩具反斗城、史泰博、沃爾格林、Gap、Dillards和天伯倫等。根據(jù)伍爾夫拉特的預測,一旦亞馬遜完全接管Kiva,后者客戶每個倉儲中心配置的價值400萬美元至600萬美元的機器人,就將成為廢棄之物。多方消息證實,從2019年開始,亞馬遜將不再對Kiva的客戶提供支持。Kiva的客戶將被迫自己負責技術,或者是尋找新的機器人公司。
玩具反斗城以及醫(yī)療設備制造商Boston Scientific,早已逐步淘汰了部署的Kiva機器人。不過Dillards以及配送服務提供商Quiet Logistics,卻仍在使用Kiva的技術。但是到了2019年,亞馬遜將會終止向上述公司繼續(xù)提供支持。亞馬遜對此未予置評,僅表示公司將繼續(xù)支持現(xiàn)有的Kiva客戶。
亞馬遜的打算是不再向其他公司提供這項技術,更多的幫助公司提升效率,減少倉儲中心的勞動力數(shù)量,伍爾夫拉特說。亞馬遜希望掌握主動權,使用機器人作為一項競爭性優(yōu)勢,而不是與他人共享這種優(yōu)勢。
倉儲機器人市場仍處于發(fā)展初期。無論規(guī)模大小,該市場的參與者都已看到了潛在的機遇。考慮到Kiva將會成為亞馬遜的私有技術,任何參與者都希望加速發(fā)展,更多的占據(jù)市場份額。在這些公司當中,包括了一家名為Locus機器人的公司,該公司事實上從Kiva的客戶Quiet Logistics分拆而來。Quiet Logistics負責為其它商家提供物流服務,在亞馬遜收購Kiva之后,該公司就意識到需要解決倉儲自動化下一步發(fā)展的問題。
曾擔任Quiet Logistics銷售與營銷高級副總裁、如今擔任Locus機器人銷售與營銷高級副總裁的艾爾.迪肯(AlDekin)解釋說,截至目前,Quiet Logistics旗下的一家倉儲中心依然在使用Kiva機器人,其它的倉儲中心則使用的是Locus機器人的技術。他說,當年亞馬遜收購Kiva,就推動著我們思考采用其它方式來獲得尖端的技術。
Kiva的機器人最初開發(fā)出本世紀初,功能是獨立完成物品搬運工作。Locus則進一步挖掘了這一概念,開發(fā)出的機器人系統(tǒng)能夠與人類協(xié)同工作。在迪肯看來,這兩種技術就如同是地鐵與出租車之間的差別。地鐵的專長是從一個固定地點到另一個固定地點;但如果乘客需要走一條特定路線去一個特殊的目的地,最好還是搭乘出租車。就Kiva和Locus機器人的區(qū)別而言,前者在倉儲中心的固定路線上表現(xiàn)出色,后者則能夠適用于倉儲中心的任何一條路線。
當然,并不僅僅是Locus機器人一家公司希望填補Kiva的空缺,該領域還有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Home Delivery Services。這家公司由早年的互聯(lián)網(wǎng)快遞公司W(wǎng)ebvan創(chuàng)始人之一路易斯.博德斯(Louis Borders)創(chuàng)辦。HDS擁有兩項業(yè)務:一個是消費者面對的電子商務體驗;另一個是稱為Robo Fulfillment系統(tǒng)的后端物流服務,該系統(tǒng)提供了自動化倉儲中心和制造設備。目前,HDS的Robo Fulfillment系統(tǒng)只簽約了一家客戶,但這家客戶是大名鼎鼎的豐田汽車。
除去上述公司外,試圖在倉儲自動化領域發(fā)展的公司還包括了Kuka、Knapp Logistics Automation、Auto Store、Swisslog、Dematic、Fetch Robotics和Grey Orange等。伍爾夫拉特說,倉儲自動化將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亞馬遜當然動搖了整個產(chǎn)業(yè)。
在亞馬遜的推動下,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希望獲得兩日送達服務,想要同亞馬遜競爭的零售商就被迫需要提升速度和效率,倉儲自動化則成為了他們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問題的關鍵,是由哪家公司向他們提供倉儲自動化服務。投資公司Tenfore Holdings合伙人丹.列文(Dan Levine)表示,目前這是一個開放的領域,許多公司都試圖參與其中。今年,我們將在倉儲機器人領域看到突破。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