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物流包裝的綠色創新與服務——訪安華物流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延安
來源: 物流技術與應用
| 2016-01-28 13:28
|
作者:王玉
近年來,物流包裝行業發展迅速,許多企業從包裝產品生產、銷售向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和租賃服務轉變,新型的物流包裝服務模式也在悄然興起。相關企業表示,當前,服務業務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經遠遠超過了銷售產品所占的比重。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物流包裝市場需求變化和行業發展情況,本刊記者采訪了安華物流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華”)總經理孫延安,請他分享安華在可循環包裝行業的實踐經驗。
成立于1998年的安華是可循環包裝方案及智能物流系統服務的專業提供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創新化的包裝解決方案、定制化的運輸包裝系統、多元化的冷鏈物流設備、全球化的包裝共享服務以及智能化的信息系統服務等靈活的一站式服務,助力汽車、冷鏈農業、醫藥、電商零售、快遞物流等行業不斷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
近年來,物流包裝產品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給物流包裝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近年來,物流包裝產品在形式上最大的變化就是由一次性包裝產品向可循環使用包裝過度。過去一段時間,我國物流行業處于一個高速增長時期,企業對于物流成本不夠重視,自然也就忽視了物流包裝成本,一次性包裝為物流包裝的主要形式,造成了巨大的資源和成本的浪費。例如,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僅電商行業的包裹量就超過了140億件,產生的包裝垃圾約280萬噸。在經濟下行和環境保護的雙重作用下,降低物流包裝成本受到了企業的重視,循環包裝產品正在逐步替代一次性物流包裝,尤其是貨物在倉庫內部運轉或者長途運輸中的物流包裝變化十分明顯,正在逐步實現從一次性向循環使用包裝的轉變。
物流包裝企業最早以提供各種材質的包裝箱、包裝內襯的設計、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服務為主,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升級,這種低端的服務已經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物流包裝行業逐漸由銷售向租賃服務轉變。隨著企業對物流成本、物流效率關注度的增加,物流包裝引起了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資本力量雙重拉動下,中國物流包裝行業發展迅速,產量急劇增長。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及我國外匯體制發生變化,國內外的需求拉動力雙雙下降,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了物流包裝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僅靠銷售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物流包裝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同時客戶企業也在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物流包裝租賃服務應運而生,提供此項服務的物流包裝企業越來越多。
近年來,物流包裝行業在服務業務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
近年來,物流包裝行業在服務業務方面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方面的轉變:
一是物流包裝服務形式從單一的產品租賃向多元化服務轉變。物流包裝租賃服務是行業內部最先開展的一項服務,在給客戶企業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激發了客戶新的服務需求,例如,對物流包裝內部所承載貨物品質、安全的保障服務需求,由此帶到了物流包裝租賃服務、相關軟件租賃服務,甚至是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相繼出現。
二是服務形態從封閉性向社會共享型轉變。過去的物流包裝服務大多是由某一個公司主導,物流包裝只能在該公司客戶之間流轉,不同公司之間也不能相互交換物流包裝。這種封閉式的服務形態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供應鏈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佳的物流包裝服務形態應該是相互開放、相互融合、跨企業、跨行業的社會共享型的服務形態,這才是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的最為先進的服務形態。
面對上述變化,安華分別做出了哪些戰略調整和服務業務拓展?
成立17年來,安華一直不斷地創新物流包裝產品和服務,致力于成為領先的物流包裝服務供應商。我們自2009年開始開展物流包裝的租賃及共享服務。標準化是包裝租賃及共享服務開展的基礎,社會共同推動是循環共用的關鍵。經過不斷地研究和實踐,最終安華制定了打造“社會共享型”服務平臺的戰略,并逐步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服務網絡。完善的服務網絡是提供社會共享型的循環共用服務的必要條件。發展至今,安華已經在連云港、成都、沈陽、新鄉建有4個生產工廠;擁有北到大慶,西到烏魯木齊,南到海口,覆蓋全國的服務網點,遍及國內51個主要城市的217條運營線路;同時,在上海、無錫、廣州、武漢、北京、大連、長春等地設立了多個銷售分公司,在德國、日本、韓國建立了辦事處,形成了健全的國內及全球網絡。
二是,開展信息系統服務。信息系統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供應鏈透明化管理,提升客戶供應鏈的協同效率。基于客戶對貨品安全性、穩定性的保障需求,安華在標準化和定制化的物流包裝上安裝了RFID標簽,同時開發了門戶型的信息追蹤系統,即,SmartBoxTM箱連和SmartCoolTM冷暖知,應用該系統的企業能夠實時追蹤供應鏈中的貨品的狀態,真正實現透明化管理。此外,該系統以SaaS(軟件租賃)的形式提供給客戶,降低了客戶的管理成本。
三是,開展了“包裝+運輸+信息化”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單個的容器租賃服務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在打造社會共享型服務平臺的過程中,安華推出了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模式,并且投資成立了專門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專注于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您認為在物流包裝服務過程當中,客戶最看重的是什么?物流包裝服務能夠為客戶創造哪些價值?
對于物流包裝服務,客戶最看中的除了便利性、透明性,還包括降低成本。
物流包裝服務的價值是多方面的,不僅僅能夠減少客戶除主營業務以外的不必要投資,幫助客戶進一步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供應鏈協作效率;還能夠大幅度降低物流包裝造成的能耗和資源浪費,提高綠色包裝的應用,保護環境。
例如,可循環
托盤和周轉箱的租賃服務給客戶帶來的價值十分明顯。我們的一個客戶德國博世,從使用一次性的托盤和周轉箱改為租賃安華可循環的托盤和周轉箱,僅這一項服務,就幫助德國博世降低了18.9%的包裝成本,同時,也減少了線邊打包操作及庫存等工作,提升了整體的運營效率。
另外,社會共享型服務的價值正在延伸。安華最早在汽車行業開展了社會共享型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是一種跨企業的共享,也是一種跨行業的共享。例如,從蘇州博世運輸汽車零部件到北京,然后再把箱子回收清潔后轉運給亞馬遜,亞馬遜北京將IT產品運輸到亞馬遜上海,在亞馬遜上海物流中心,安華將回收空箱。實現了汽車、電商的跨行業共享物流包裝,為客戶節約了運輸和包裝成本。
安華在提供物流包裝服務過程當中面臨怎樣的挑戰?您如何看待未來的發展趨勢?
當前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很多企業對于標準化物流包裝的認知度還不夠,依舊在堅守自身的包裝標準,這對循環包裝共用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價值不夠了解,單一地看待包裝成本,忽略了大量的裝卸、搬運等環節造成的時間、人力等成本的浪費,這對我們全價值鏈的服務推廣也是一種阻礙。
社會共享型的可循環包裝服務平臺和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模式,將是物流包裝服務行業發展的兩大主旋律,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當前,可循環包裝已經在推廣使用,但是實現跨行業、跨企業的社會共享共用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提供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既需要物流包裝企業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和實體網絡,形成天羅地網的有利格局,也需要企業提升對供應鏈管理的重視程度,應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