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的配送車為什么堅決不左轉?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 2015-09-07 12:28
前言:總部位于美國亞特蘭大全球最大的包裹快遞公司UPS,5個工作日在全球的送件量就能達到15.8億件,而之所以達到如此高效的節奏,UPS拼的不是貨車速度,而是靠一個簡單的規定:貨車不能向左轉。遇見愛情,你可以有向左走也可以向右走,但企業想要發財,UPS會告訴你:只能向右轉了,信不信由你。
面對每天馬路兩邊來往不絕的車輛,你看到的可能是出行的疲累,而有些企業,卻會興奮不已。
比如,將車流轉化為信息流,是比較流向的生財的辦法。汽車企業開發一個車流導航系統,讓車主輕松避免交通堵塞,汽車因此大賣;科技創業企業,開發一個打車軟件,既讓乘客更方便更有趣地打到車,也讓司機提高收入,得移動互聯網入口得天下。
這里,還有一種更威武的辦法:將車流轉化成現金流,實踐者正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UPS。
UPS因高效聞名世界,5個工作日在全球的送件量就能達到15.8億件。而保證UPS完成這海量派件任務工作量的奧秘,并不是什么新技術,而是公司在2004年就啟用的一項新政策——要想多派件,快速到達任何目的地的正確方法是盡量避免左轉。
此后,UPS的司機會寧愿繞個圈也不要往左轉,聽著些許荒唐,因為左轉而繞遠路的費時和耗油真的可以忽略不計嗎?根據2010年的數據顯示,因為執行盡量避免左轉的政策,UPS貨車在行駛路程減少2.04億的前提下,多送出了350,000件包裹。
UPS這個項目的工程師解釋表示,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路面是實行左駕右行政策的,當貨車與相反方向的車輛交叉行駛時,會導致貨車在左轉道上長時間等待,不但增加油耗,而且發生事故比例也會上升。
于是,工程師給不同區域的貨車司機繪制了“連續右轉環形行駛”的送貨路線圖,幫助司機選擇最適合的道路,長期固定執行這個路線圖后,效益也慢慢呈現出來了。
為印證這一點,美國《流言終結者》節目曾做了一個測試,派兩輛送貨卡車去同一個地方送貨,一輛沿著正常道路行駛,另一輛則跟隨不左轉的UPS送貨卡車,結果證明,UPS的行駛方案雖有些費時,但更加節油環保。不過,在具體行駛中,UPS送貨車也會偶爾左轉,好比在車流量低的居民區,保證司機的行車便捷迅速。
真的假不了,三個年輕人瘋狂對比實驗,不能不看(建議在Wifi條件下打開):
自啟動這項規定之后,UPS就設定了相關的部門來跟進貨車,定時追蹤送貨卡車的性能表現。根據這些跟蹤數據,面對日趨激烈物流業,UPS也進一步優化了自己的業務,包括減少公司已有的9.6萬輛卡車、降低數百輛飛機的燃油消耗,通過縮減停車場卡車間距離和后視鏡相互重疊等辦法充分利用空間。
一個簡單拒絕左轉彎的規定,讓UPS這樣的快遞公司實現了高效出貨率,不僅帶來了可觀而且流轉更快的現金流,同時還因為對環境做出了貢獻,企業形象也得到了加分。
霧霾污染是全球性的,新德里每小時就有一個人死于空氣污染,就連浪漫之都巴黎也受到霧霾困擾,更遑論中國了。聯合國的調查報告顯示,世界城市中的空氣污染,六成來自汽車尾氣。根據2010年的數據,UPS貨車在多送出了350,000件包裹的情況下,減少了20,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截至2012年,這項規定也幫助UPS節約了大約1000萬加侖的燃油,并且減少了相當于5300輛汽車在道路上一年的排放量。
提到創新和改革,企業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還是借助科技力量,而UPS不左轉的案例意義,好比給了我們一個提醒,思維的創新其實并不比科技技術的創新弱。
事實上,UPS基于城市車流數據分析而提出右轉的線路圖,其實也是一份針對公共交通環境提出的優化解決方案,既可以讓每一輛車自覺扮演維持馬路秩序的角色,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反而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汽車尾氣排放問題。
新視角新思維,做一點小小的改變,命運就可以逆轉。就像UPS,一個右轉彎,錢就來了。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