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幫COO羅鵬:《新型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的思考與探索》
來源:物流沙龍
| 2015-11-10 13:11
10月31日下午,由物流沙龍(微信:logclubcn)舉辦的【走在創客路上】物流創客沙龍——成都站完滿結束。貨車幫COO羅鵬先生進行了《新型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的思考與探索》主題分享,表示互聯網會革物流園區的命是一個偽命題,貨車幫是希望與物流園區優勢互補, 共謀雙贏。
以下為貨車幫COO羅鵬先生的部分演講實錄:
感謝今天物流沙龍給我們這個機會,大家一切來分享一下在物流+互聯網的過程當中一些創新的感受或者一些新的做法。可能剛才很多的嘉賓都在分享線上的事,大家都在說線上,說互聯網+,請允許我今天分享一點線下的事。
貨車幫以及貨車幫這樣的一些貨運APP被人稱之為是車貨匹配。其實如果大家有興趣去翻一下貨車幫的底的話就會發現,我們從來不認為自己在做車貨匹配,原因很簡單,因為基于公路物流非標的基本特性,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車貨匹配。在中國公路物流的環境下,一單貨物,同樣一個出發點、到達點、同樣的時間,不同的承運人他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我們一直說我們在09年開始創業時,我們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中國公路物流的一個基礎設施,我們叫社會公共運力池。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閑散的運力整合出來,使得社會運力變得可公開、可分享,我們相信這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會提升中國公路物流的整體效率。
在這個過程當中,因為是做基礎設施,當然就會跟物流行業的各個環節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系就是和物流園區的關系。很多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很關心貨車幫這樣的貨運APP和物流園區的關系。其實在過去還沒有移動互聯網的時候,貨車幫從西南開始起步,開始做PC配貨網的時候,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一些關系,這個關系不僅僅是我們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關心,我們的很多投資人關心,甚至我們習大大也很關心。習大大在貴州接見了我們的CEO,當時習大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說你們這個互聯網企業跟物流園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其實我們一直講,我們認為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物流園區,但是中國物流園區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幾乎所有的物流園區都是信息不透明的,是個信息孤島。由于物流園區過去傳統的產業模型,導致園區一定希望把信息相對封閉在一個物理載體里面。所以,我們希望去做那一根紅繩,把中國的物流園區連在一起,把這些美麗的珍珠、散落在市場上的珍珠連起來,成為一串美麗的項鏈。
毫無疑問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物流園區其實經歷了一個艱難生成的過程。過去對于中國的村鎮級的政府來說,有一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對于很多農村的,毫無其他致富路徑的人來說,有句話叫做要想富跑運輸。由于中國最傳統的運輸行業是自下而上的,因此中國物流園區的發展也是自下而上的。在最開始的時候,中國的物流園區更多的是一個幾乎沒有被規劃過的停車場,加上幾排土房子,加上一些信息部,構成了一個以停車、配貨為基本職能的物流園區,這是最原始的模型。隨著城市發展、城市規劃的進程,開始有了物流園區的規劃,開始有了很多高大上的物流園區,開始有了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物流園區。但目前無論什么樣的物流園區,我們認為其基本的模式就是物流地產,或者說其實就等于房地產開發商加上物業管理者,園區是靠物理載體來吸引信息或者吸引車流,使他所擁有的物業達到增值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當有一天互聯網來臨的時候,當城市規劃重新調整的時候,物流園區可能開始有一些思考。過去政府非常喜歡物流園區,用地規模很多,看起來產業規模也很大。毫無疑問,物流園區曾經承載了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產業功能,但是隨著物流園區的面積越來越大,它幾乎成為了一個城市的不愿面對的話題,城市的生態、環境、交通問題都跟物流園區聯系在了一起,這個時候政府的臉色沒那么好看了。在這個過程當中,物流園區由于地產的基本模式,以及地產的基本盈利途徑,發現幾乎所有園區的盈利都是很單一的,沒有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盈利的單一,使得中國的物流園區,幾乎最終都會走向同質化的競爭環境。由于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園區希望把更多的企業通過物理集合的方式整合在這個物理載體里面,甚至當互聯網來臨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一些說法,說互聯網會革物流園的命,但是我們說這完全是一個偽命題,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互聯網在過去若干年的時間里面,其實一直沒有革過在任何一個產業鏈上創造價值的環節的命。因此對物流園區來說,最核心的不是說會被互聯網革掉,而是作為物流園區如何在這個環境下利用互聯網,使得自己成為互聯網化的一部分,使得自己真正的融入互聯網,使得自己有機會在產業鏈上創造更大的價值。
因此物流園區在互聯網化當中會必須思考這樣的一些命題:
1、在去中心化的過程中,大而全的園區和小而美的園區,哪一個更有競爭力。
2、怎么讓我們的園區不再成為信息不透明的,而是相互連接的。
3、園區如何從一個房地產的開發商和一個所謂的簡單的物業經營者,成為一個真正的產業運營者。我們的答案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把我們中國的很多優秀的物流園區重新打造成貨車后服務的綜合體。
其實我們翻看商業地產的發展歷程,或者翻看各種各樣的產業地產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看到,綜合體往往是地產的一個下一個升級的版本。就好像我們原來最開始是百貨商場,后來有了商業綜合體,有了旅游綜合體、文化綜合體。就像十年前我們大家都是在家電一條街去買家電,后來有了蘇寧、國美,有了這樣的產業整合的方式。可能大家會認為說,這不就是把一些店面放到一個盒子里嗎,其實整合和集合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當我們通過業態的整合,通過結算的整合,通過業態的科學配比、完美融合的時候,就會發生非常多奇妙的事情。在我們正在探索的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的這個模型里面,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想清楚這些綜合體的真正客戶是誰,我們如何去用真正意義上的線下體驗去滿足這些客戶和用戶。曾經有一次我跟一個物流園區的老板聊天,他也是很擔心說你們最終會把我的命革掉,我說其實很簡單,我們想象一下,貨車至少需要找一個地方停車,在中國的城市規劃里面,永遠是不會允許貨車進入主城區的,也永遠不會允許貨車和轎車混停的。貨車基本的維修、救援需要找一個基本的載體,所以其實我們會發現,在貨車后服務的這個領域里面,絕大部分體驗是需要通過線下完成的,通過線上沒有辦法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貨車后服務。因此我們現在要思考的,不是說未來我們物流園區存不存在,而是我們如何用一個整合的方式去更好的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作為一個貨車后服務的綜合體,他跟一個傳統園區到底有什么樣的區別?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的一個核心就是,他首先應該有分享的信息。這個信息不是割裂的,是在園區當中可以流動的,園區不再一定要把信息封閉在自己的園區里。同時在這樣的園區里面我們發現,我們有機會把過去單一的市場變成綜合的商場。蘇寧、國美跟那些批發市場的區別就是他完成了一個支付和結算的統一,完成了同類產品的快速比較。當支付和結算的統一發生之后,你會發現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個時候市場就變成了商場。當我們把原來的一些業態以標準化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消費者、產品生產者和政府三方都獲得了價值。
作為貨車司機來說,在陌生人交易的過程當中,他無法信任他所獲得的服務的體驗和質量。對于貨車后服務的產業從業者來說,如果沒有貨比三家,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整合,他也不愿意去做真正意義上踏踏實實的服務。而對于政府來說,過去所有的這些稅源都是不可見的,而進入了這樣的一個整合之后,你會發現稅源開始變得可見,開始變得清晰。由于有了信息的分享,就會帶來更多的貨車司機的到來,這樣的業態整合就成為了可能。
貨車幫作為這樣的一個線上的平臺,我們可以在這里面做什么事情?
第一,我們可以去分享我們的海量信息。我們跟所有的物流園合作的時候都告訴他們,我們可以把我們的信息給你,我們一再講,我們愿意做紅繩子,因為沒有信息,很多物流園區就沒法吸引司機,沒關系,我們信息給你。
第二,我們可以幫助你去進行線上的導流。
第三,我們可以去輸出基于我們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的一個管理模式。
最終,由于我們是一個線上平臺,我們可以整合更多的產業資源,當我們在貴陽的示范園區在剛開始建立的時候,中國重卡廠商有一家排名考前的廠商開了十臺車放在我那兒,為什么呢,他說放在我這兒做展示用車,你這兒以后的司機肯定會多,今后我們還可以一起去思考,我能不能用你這個地方作為我未來的4S店,甚至未來的4S店就在你的園區里面,未來的4S維修和服務體系也就是基于你的園區開展。所以當我們可以去向上游整合這樣的一些產業資源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是真的可以給貨車司機提供更多的服務的。這就好像當年的攜程跟如家,攜程是線上的平臺,如家是他的線下護城河。這是一個經典的鼠標+水泥的故事。貨車后服務綜合體和互聯網平臺,同樣能夠演繹類似的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很多人都覺得你說的好聽,真的能做出來嗎,做出來真的有人來嗎,真的能夠產生基本的盈利性?既然我們說這個東西,我們就拿兩個地方來試一試,我們寧愿自己做小白鼠,如果成功了我們愿意把我們的管理模式和外界分享。這個是我們在武漢9月28號開業的武漢首拓物流數字港。在武漢以信息部為主體的物流園區里面,我們敢自豪的講我們的人氣是最旺的,我們的近900個招商位置全部招完。還有一個在貴陽做的貨車后服務綜合體示范園,貨車幫貴陽物流數字港,這個數字港現在正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我們當時把數字港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些基本的呈現,剛剛開工,幾乎沒有任何的形象的時候,我們就面對信息部進行了一輪招商,402個位置在3天之內全部招完。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非常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們沒法去替代物流園區,我們之所以在某些地方做一些示范點,只是讓這些珍珠明白,讓園區愿意在這個珍珠上面串一個洞,我們把紅繩穿進去,可能大家開始覺得挺疼的,其實這個洞穿了之后珍珠會更有價值。如果大家有物流園的朋友,有愿意和我們共同探索、打磨這個模式的朋友,也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夠告訴你們的朋友和貨車幫聯系。因為我們很清楚我們能做什么,我們能做線上的平臺,但是我們需要在全國建立這樣線下載體的一個同盟,我們一起來把這樣的一個載體做好。我們優勢互補,我們利用線上的資源加上物流園區的線下的資源,物流園的運營的經驗、當地的人脈,我們整合在一起共同去打造中國物流行業里面一串美麗的珍珠。
這是我今天的分享內容,謝謝大家。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