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裝備租賃作為一種既便捷,又節約一次性資金支出的業務模式,對于廣大中小企業,尤其是資金不夠充裕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補充業務能力的模式。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物流裝備租賃市場的發展,還很不完善,租賃業務難以普及。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筆者認為:
首先是市場機制不夠完善。裝備租賃涉及到合同法、租賃法、會計法,以及稅收等各項法規政策。但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出臺《融資租賃法》。2006年形成的《融資租賃法(草案)》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仍未列入國家的立法規劃。
“法律的缺位造成融資租賃行業很多現實問題,阻礙了這個行業快速發展。”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劉開利如是說。
其次是認知上的不到位。除了市場機制的原因,社會對于租賃的認知不足,也是該行業發展緩慢的一大重要原因。
2001年9月,世界租賃協會主席曾向有關人士發問,阻礙中國租賃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當時,業內人士回答五花八門,如政府不重視、法制不健全、信用體系不完善、風險控制乏術等等,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就是社會整體對租賃認知程度不夠。
如今,10年過去了,盡管社會對租賃的認知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在大多數的企業負責人眼中,不到萬不得已、走投無路是不會去“租”設備用的。他們認為,租賃是一種不得已情況下的“救急”行為,而非企業融資之道。
而反觀國際市場,成熟的租賃市場一般有如下幾個特征:
一是市場滲透率平穩(所謂市場滲透率,指的是通過租賃取得的物件與固定資產總投資之比)。據世界租賃年鑒統計,美國的市場滲透率為27%,加拿大為24%,而我國還不足5%,差距相當大。二是市場競爭激烈,租賃知識的普及程度極高。三是租賃公司數量極多,處于微利或低利狀態,依靠提供增值服務獲得更多利潤。四是與銀行業務的差距越來越大,形成自己的業務特色。五是出租人(租賃融資公司)具有一定的規模。六是法律法規以及各種機制非常完善。
從以上幾個角度看,我國的裝備租賃市場若想得到長足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