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與我一樣,喜歡看諾蘭的燒腦大片,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片子最吸引人的,就是人類對空間探索的欲望,無限延展,從三維到四維或更多,人類的想象力與空間一樣廣闊。這一天,考察團成員在黑森州的本杰明公司所看到的未來物流技術(fluid Logistics)展示,就突破了我們對物流的空間想象。
未來的物流不是線性的,而是面的,甚至立體的。這種物流技術叫流體物流,依靠電磁場實現。智能物流,是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流體物流項目是由德國聯邦經濟與技術部和歐盟共同提供研發基金的一個專利項目,于2011年開始研發,目前還未對外公開過,這次是特為考察團做的專題介紹。在工業4.0背景下產生的物流方案,一定要適用于未來新工廠的規劃。在傳統的工廠中,工人用叉車和機器人運貨,但每次智能運送一箱貨物,而應用了流體物流方案后,可以多箱貨物同時運輸,這就提高效率、節約能源和成本,同時又是個體化的、靈活的、隨需而變的,能做到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數量的產品送往正確的地方,保證客戶所需的正確質量。
這項技術是如何做到同時滿足以上要求的?介紹人員給我們播放了短片。在一個面上,最下層是磁鐵,上層鋪滿了一塊塊像瓷磚一樣的托盤,用電磁場來控制電流的流向,以驅動托盤的走向。把貨物就放在托盤上,托盤自己就可以知道要去哪里。是的,我們看到的是,很多個托盤同時運行,一點也不撞車,去了自己該去的地方,這背后依靠的是ERP數據系統的支持。
因為這種物流技術是全自動、非接觸式的,所以它不僅可以在地面上運行,豎起來的墻上,乃至天花板,不同的物理空間都是電磁場可控制的地方。未來,你將看到,在工廠里、倉庫里,漫天滿地的托盤在一起“走動”,同時完成各自的任務。
對,這就是以信息技術為驅動的物流體系,具有高適應性,只需要電能和數據的支持。其好處可總結為兩個字——節省。它可以以組合或單個的形式,以群狀的結構在空間運動,不再是傳統的橫向的、平行的運動,節省時間;傳統的傳送帶,每次只送一個貨物,而流體物流中所有貨物在托盤上自由運動,知道自己去哪個地方,高效利用三維空間,提高效率;傳統貨物經過整理才上傳送帶,應流體物流技術后不需要經過整理,可以節省70%~80%的面積,節省空間; 傳統叉車本身有很高的自重,需要很多能量,現在省去了叉車的重量,節約能源;傳統物流系統依賴于機械設備,易損壞,維修費用高,流體物流依靠電磁場,節省維修費用;以前在較高的倉儲庫房里,要人工用叉車把貨物送到該去的地方,現在貨物自己去該去的地方,是智能的,節省人工。而且,人機對話方便,隨時可以根據需要改變去流程,用手機就可以操作。
顯然,這項技術非常適合汽車產業應用。研發人員很謹慎地介紹,現在正在為奧迪做一項物流試驗,還沒有公開,不能說結果。不過,試驗已經證明,以前需要600平方米放零配件,現在只用148平方米就足夠了;以前,運每一個零部件需要21.18秒,現在只需要2.3秒,差不多提高了10倍的生產效率。
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應用,未來汽車也許就不是線性生產了,變成平行生產。更值得想象的是,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用于生產、倉儲、物流,移動貨物和設備,還可以用來移動人。那么,屆時交通運輸的概念是否也將被顛覆?明天的汽車,會是什么樣子?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