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速遞副總裁徐建國,至今還記得去年11月11日“光棍節”后公司面臨的一系列“爆倉”。
最近幾年,每到11月11日傳統的“光棍節”,淘寶商城的很多商家都會借機對商品進行較大折扣的促銷,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出手的好時機,而對很多快遞企業來說卻是噩夢,因為突然激增的訂單經常讓他們無力處理,最終導致整個操作鏈條陷入崩潰。
今年,在“雙11”再次到來之前,幾家民營快遞巨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提價應對,而從自2009年11月的第一輪漲價開始,快遞漲價就進入了小步快跑模式,不過,真正上調到位的并不多。
爆倉背后
徐建國還清楚地記得,去年11月11日后,公司收到的遞送訂單比往常多了30%,到11月14日后,倉庫就開始有些周轉不過來了。負責分揀貨物的工人從每天干9小時延長到15小時,可還是有很多來不及處理的貨物,“包裹理不出去,倉庫就越堆越滿,然后后續的貨物就沒辦法進來,也就造成了我們俗稱的‘爆倉’。”
屋漏偏逢連夜雨。“雙11”的貨物剛剛處理完,又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大雪,一些高速公路被封,貨物再次被積壓,隨后年關又至,“爆倉”的狀況就一直沒能緩解。
事實上,這樣“快遞”變“慢遞”的尷尬狀況并不是一天形成。一位民營快遞公司的高層對記者坦陳,目前由于快遞公司眾多,遞送價格被打壓得很低,很多快遞公司根本沒有利潤可言。利潤空間小,抑制了快遞公司的網絡和規模擴張,這也是目前很多電子商務網站一到節假日就面臨遞送慢甚至無快遞可用的最根本原因。
“比如現在淘寶的業務已占很多快遞公司業務量的50%~80%,隨著淘寶遞送量100%的增長,物流公司最多不過30%~50%的發展和擴張速度根本無法滿足需要。”上述高層指出,原來作為淘寶發展最大支持的物流體系,未來將成為其最大瓶頸。
為了避免前幾年的尷尬在今年重演,一些快遞企業已經開始提前作準備。徐建國告訴記者,最近公司增加了不少干線車輛和分揀操作人員,并對操作流程進行改進和簡化,希望通過運能和效率的提高,能夠對由貨量激增帶來的壓力有所緩解。
而國內加盟網絡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申通快遞,更是在其網站上貼出了一封“決戰高峰”倡議書,以迅速制定具體細致、協調各方力量等。
價格難題
除了通過加強運能提高遞送效率,快遞企業們還想到了通過提高收費標準來加強市場調節。
最近幾天,申通快遞就在其網站上貼出了一封漲價通知書。其中省內快件每票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跨省快件每公斤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而在申通之前,被稱為“四通一達”的其他“三通”中通速遞、圓通快遞和匯通快運已經率先漲價。
這是繼圓通快遞和順豐快遞之后,又一家宣布上調快遞收費的民營快遞巨頭。而今年快遞企業的漲價周期,比以往也來得更早了一些。
這是民營快遞業兩年來的第五次集體提價。自2009年11月第一輪漲價后,2010年春節前后,第二輪漲價潮就來臨,當年10月底又開始了第三輪漲價,今年3月則出現第四輪。而事實上,快遞企業的很多漲價,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大部分民營快遞都是加盟制運營,總部只是根據運單的數量向加盟商收取費用,比如每單一元錢,此外,如果需要總部的轉運中心和跨省運輸,還可以收取中轉運費,而消費者看到的快遞價格是各個地方加盟網點自行確定,很多時候總部宣布了漲價只是給地方加盟網點的建議,最終是否漲價是由網點根據供需情況自行決定,很多網點為了避免客戶流失并不會輕易提價。”一位民營快遞的管理層告訴本報記者,這也就是消費者并沒有感覺到快遞費用上漲很多的重要原因。
不過,上述管理層也指出,這一輪宣布漲價后,一些快遞公司總部已經決定同時上調一些地區的派送費,以及由總部負責運營的跨省長線班車的收費,如果這些網絡內部價格調整得以確立,各區域公司就會根據成本變化相應進行真正的提價。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記者預計,隨著成本壓力的不斷激增,快遞漲價肯定是大勢所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