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11時,順豐航空B747-400ERF搭載約105噸貨物,從鄂州花湖機場起飛前往比利時列日機場,完成卸貨和裝貨后,第二日12點,返回鄂州。
24小時內,中國鄂州、比利時列日之間實現往返飛行,“鄂州=列日”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意味著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拉開國際運行的序幕。
雖然鄂州航空貨運基地尚未全面投入運營,但全國首座貨運機場的全貨機國際首航定能作為我國航空貨運史的重要里程碑。
買飛機、建機場、組機隊、搭建貨運樞紐…當下,要想進入航空貨運領域,企業的門檻數度提高,單純的包機模式早已成為過去式。
除了順豐之外,京東物流和圓通快遞等民營企業也正在向著這個路徑進發,在三大城市展開“三國殺”。與此同時,中通在航空貨運布局中也躍躍欲試。
01為何是鄂州不是武漢?
從2013年謀劃到開工、通航,再到2023年開通第一條國際貨運航線……歷經10年,順豐在鄂州搭建的航空貨運基地——鄂州花湖機場終于步入對標國際貨運機場的路徑。
航空貨運樞紐機場主要服務于全貨機,通常選擇是航線集結的幾何中心地帶,與貨物的始發地和目的地并無直接關聯,樞紐的選擇不是本地貨源,而是能否形成快速轉運。
當飛行航線等距離最短、機場建設條件成熟、轉運基地面積較大(通常在2000畝以上)、轉運效率很高、空域資源較豐富時,航空貨運樞紐可能被選擇。
如同FedEx將全球超級轉運中心落戶孟菲斯一樣,鄂州有太多與孟菲斯相近的資源稟賦。鄂州居中獨厚,北距首都北京、東距上海、西距重慶、南距廣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從鄂州起飛,兩個小時的航程能夠覆蓋占全國至少80%GDP的地區。
鄂州四條高速(滬蓉高速、京珠高速、大廣高速、漢鄂高速)呈”井”字型分布,尚有兩條高速在建(鄂咸高速、武陽高速),有11條通道與武漢對接,與武漢融為一體;武九鐵路穿境而過,溝通京廣和京九;武鄂黃和武鄂岡兩條輕軌并經全域。
此外,鄂州公路交通網絡密度居湖北省第一。鄂州在長江流域處于“得中”地位,東去上海,西上重慶,水路距離都在1100km左右。
一樣的幾何中心,一樣的自然氣候條件,一樣的四通八達的地面交通,為何入選的不是僅有60公里之遙的武漢呢?事實上,全球的貨運樞紐正在從中心城市分離出來,物流的去經濟中心化是趨勢,客貨逐步分流。
在鄂州花湖機場投入使用之前,我國200多個機場中沒有專門的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成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貨運機場,也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
02貨運機場“卷”起來
鄂州花湖機場為中國民營航空貨運布局樹立了標桿。除此之外,京東物流也投資了南通機場,圓通速遞則計劃在嘉興建設樞紐中心。
2022年8月,京東航空正式投入運營,其中南通機場持股25%。京東與南通之間合作,也讓其獲得了更多“偏愛”。
2023年1月18日,南通市交通運輸局頒布的《南通機場航空貨運發展行動方案》也提到,依托京東貨運航空公司,構建通達京津冀、粵成渝等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城市的貨運骨干航線網絡,探索新開至華北、西南、華南等地區城市的全貨機航班。
圓通則是通達系快遞公司中最早成立航空公司的。除了買飛機以外,圓通也參與了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圓通嘉興航空物流樞紐。據悉,嘉興機場定位為“客貨并舉,以貨為主”,其中的貨運業務將開通至國內各主要城市及境外地區和國際的貨運航線。
圓通航空董事長蘇秀鋒表示,圓通速遞將通過圓通航空的獨有優勢,在“三通一達”等電商快遞企業中,占有更多國際市場先機。
另外,近日中通也收到了打造貨運樞紐的“邀請函”。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日前與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的座談中提到,希望中通快遞進一步投資湖南、布局湖南,合作組建航空貨運公司,在湘落地物流產業鏈配套項目,支持湖南打造成世界級貨物集散樞紐。
4月3日,菜鳥也宣布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簽署合作協議,聯手打造菜鳥國際快遞全國首個航空貨運中心,并引入更多國際航空貨運航線,加大全貨機運力投放。貨運中心預計本月內正式投運,預計跨境包裹處理效率提升30%。
03重資金投入并不是結果
不論是順豐還是京東物流、圓通速遞,要想在“制空權”中爭得一席之地,重資本投入不可或缺。不過,無論是從飛機數量還是航線規模以及飛行員數量等各種硬性指標,順豐在航空貨運領域的實力依舊遙遙領先。
截至目前,順豐自有全貨機突破80架。成立航空公司之后,京東航空引進3架全貨機,運營航線包括深圳-杭州、南通-北京、深圳-無錫。在南通機場項目中,京東方面預計投資200億元,預計2035年力爭貨郵吞吐量達到50萬噸。
2023年3月,圓通航空第10架B757全貨機入列。至此,圓通已經引入12架波音B757及B767全貨機。截至2022年12月,圓通航空已累計開通超過80條國際航線,國際貨運業務占比在90%以上。
在圓通嘉興航空物流樞紐的項目中,重資本投入也是關鍵。據此前公布的信息,該項目總投資122億元,預計2035年實現120萬噸的吞吐量。
然而,如果認為航空貨運機場一旦落成,就自然成為物流產業集群,難免過于主觀了。物流產業集群有先天和后天兩種能力形成,先天能力是城市發展歷程中累積的資源,后天能力是依據產業鏈發展的內在邏輯,通過頂層設計形成的。
物流產業集群不是物流園區的簡單集合,而是多式聯運運載中心疊加了供應鏈服務中心全產業鏈要素的集合,是物流服務中既有同質化競爭又可共享資源、分享知識的競合環境。
物流產業集群,需要有大項目大基地支撐,需要為物流業提供大量土地,需要在規劃上,扼守住物流戰略核心區的紅線。我們希望看到航空貨運樞紐帶動的物流產業集群的出現,不希望在大型貨運樞紐基地落成后,緊隨而來的是“港城矛盾”或“站城矛盾”。
對于快遞公司來說,重資金投入并不是結果,讓樞紐中心發揮作用才是關鍵。包括專業物流機場、貨站、口岸服務能力等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具備國際化運營能力的管理團隊都是未來航空貨運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