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到來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今年斯里蘭卡就出現了債務問題。我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其中旅游業、航空業以及電影行業都經歷了行業“大地震”。老百姓們越來越不敢消費,賺到的錢基本上都存起來了。
如今國內疫情封控逐漸放開,原本維持的穩定現象被進一步打破,很多人在年底感染上了病毒,導致工作和生活出現一定混亂。根據專家推測感染高峰期會在明年1-2月結束,意味著明年經濟依舊會受到疫情影響,情況可能會比今年更加困難,其中4個殘酷現實最好提前知道做好準備。
一、物價上漲
在疫情和美元加息的情況之下,全球大部分國家都處在通貨膨脹中,我國雖然有一定的物資儲備也難免受到波及。受國際因素影響,明年油價可能還有漲幅空間。我國目前油價在7-9元之間徘徊,2023年大有突破10元的可能性。
除了油品之外,跟第二產業相關的日常用品也可能出現物價上漲的可能。因為疫情放控的影響,很多勞動密集的工廠都出現了大面積感染的情況。工人無法開工勢必會影響產量,出現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除此之外,快遞行業也是感染的“重災區”,工作人數下降之后會導致物流費上漲。這些成本最終會由消費者買單,所以要做好2023年物價上漲的準備。
二、物資緊張
今年年底由于疫情影響,很多工廠都選擇提前放假,導致部分生活必需品產量下降。而后又迎來了一波解封,工廠里的工人基本上處于感染狀態,很多車間被迫暫停生產。即使有工人好轉也會出現人員不齊,生產線無法正常開工的狀況。
很多城市的第二產業制造企業就面臨這樣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感染的速度快、范圍廣。一旦工人無法按時按量到崗,必然會導致產能的集體下降。馬上又快到2023年春節了,這段時間很多日常必需品供應不上,則會造成市場上物資緊張的情況出現。所以大家在能買的時候盡量多買一些,尤其是一些日常消耗品。
三、就業困難
明年的就業形勢仍然非常嚴峻,預計有超過1100萬應屆畢業生進入社會,他們會跟原本就待業的人一起競爭崗位。這幾年因為疫情影響,太多中小企業已經倒閉或苦苦支撐,不僅沒辦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反而還在縮減人員以維持最低經營成本。
今年年初很多大廠開啟裁員模式,很多干了十幾年的老員工也面臨失業風險。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就遇到企業縮減崗位,無奈也只能淪為待業人員。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行業更是裁員嚴重,比如旅游業、航空業以及餐飲業。即使還有崗位保留也采取了減薪方案,大部分人生怕辭職后找不到好工作,寧愿接受更低的工資也不敢輕易裸辭。
四、創業不易
這幾年能在疫情影響下堅持開店的人已經很不容易了,未來大趨勢是放開,如果還選擇創業的話勢必要承擔很多方面的壓力。首先就是資金問題,全球原材料上漲會導致創業成本增加,前期投入的資金就要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
其次是客源問題。有些店鋪雖然開在鬧市里,如果遇上疫情反彈或高峰期也會出現無人問津的情況。受到疫情影響,更多人不敢輕易消費,更喜歡把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消費者的心態已經發生轉變,人們買東西越來越保守,這時候創業也要考慮項目能否刺激大家消費。
根據數據顯示,光今年就倒閉了四十多萬家企業,這還是在疫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明年大家要學著如何跟疫情共處,同時還要擔心病毒的侵襲,很多人不得不因此擱淺原本的計劃。長時間處在憂慮之中,人們的消費欲望也會逐漸降低,對創業者來說肯定是不利的。
總結:
今年已經快到年底了,很多人依舊過得迷迷糊糊。自從疫情來到人們生活中后,大家紛紛感覺過得特別快,因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抗疫了。今年全球的經濟依舊低迷,我國經濟也遭受到相應的沖擊。
明年將采取新的模式,不僅打開家門更會打開國門,大家需要學著跟病毒共存。以上提到的4件事明年很可能會出現,雖然現實非常殘酷,但希望所有人能咬牙度過這段過渡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