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到來,快遞作為消費的重要環節,其經營數據的變化能夠直觀地反映一些問題,宏觀經濟的復蘇情況,也可以從快遞業的變化一窺端倪。
12月19日,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四大快遞公司發布11月主要經營數據,分化較為明顯,其中,快遞業務收入方面,僅申通實現同比增長8.89%,其余3家同比下滑。
快遞業務量方面,順豐和申通在11月份保持了增長態勢,而韻達、圓通業務量同比表現不及預期,11月份業務量分別為14.8億票、16.28億票,同比降幅達21.4%、6.74%,旺季業務量下滑明顯。
客單價方面,韻達股份單票收入為2.88元,以21.01%的同比增幅領漲,圓通、申通單票收入分別為2.72元、2.62元,同比小幅微增。而順豐單票收入為14.87元,雖金額較高,卻同比下滑逾6%。
整體看,快遞業數據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原因之一在于宏觀的消費信心不足,“雙11”電商大促的銷售低于預期。數據顯示,11月1日-11日,快遞包裹處理量達42.7億件,日均處理量達3.88億件,僅為日常業務量的1.3倍,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超10%;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同比下滑超過20%。
此外,11月下旬,疫情多點散發,難免有部分快遞網點和從業人員作業存在受限情況,攬收和派送都有壓力,產業鏈上下游很容易受到波及,部分消費者感覺收貨延時、“快遞不快”等現象層出不窮,甚至有傳出快遞網點“大面積停擺”的消息,雖然很快被辟謠,但也反映出行業運力不足的現實,整體快遞業務量有些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11月單量增加,收入卻在減少,此現象可能與防疫消殺成本增加有關。作為直營模式的物流企業,在防疫背景之下,其消殺防護成本抬升,也給企業營收帶來壓力。
12月20日,快遞板塊股價走弱,順豐控股(002352.SZ)下跌2.14%,圓通速遞(600233.SH)、韻達股份(002120.SZ)均有小幅下跌,而申通快遞(002468.SZ)跌幅最小。不過順豐市值高達2793億元,而申通快遞僅165.2億元,不及前者零頭。
值得關注的是,12月份以來,伴隨著“二十條”“新十條”連續發布,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疊加歲末年初的消費旺季臨近,快遞業景氣度升溫。數據顯示,11月27日以來,全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連續穩步上漲。此外,國家近期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全力實現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包括優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保障重點物資安全有序運輸、確保交通物流網絡穩定運行等等??爝f行業能否迎來全面復蘇,不少投資者表示樂觀。
不過新的阻礙也在出現。隨著的疫情的放開,各地的“小陽人”也在快速增加,感染高峰逐漸到來,快遞員陸續“陽”風險激增,一線人力面臨短缺壓力,招聘也存在一定難度。目前年關將至,很多網點的快遞員都準備回家過年,能否留住人,是不少快遞公司頭疼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道路是暢通的,就是“人”的問題。
總的來說,疫情后的復蘇,或許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加復雜和曲折。春江水暖鴨先知,快遞業作為消費復蘇的“前哨站”,其經營數據何時迎來向上的拐點,也備受投資者關注。長期來看,我們無需過度擔憂,疫情終會過去,但短期,可能仍需保持謹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