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消息,鐵路部門交出今年前10個月物流保通保暢、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亮眼答卷。1月至10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32.49億噸,同比增加1.8億噸、增長6%;貨運裝車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月日均裝車2次刷新歷史紀錄,最高達到182622車;集裝箱單日裝車多次刷新歷史紀錄,11月1日再創新高,首次突破5萬車大關。
鐵路貨運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貨運量持續增長,這是經濟以及貨運物流穩定增長的積極信號。再深入思考就不難發現,持續增長數字的背后,其實是保障民生所需的生動體現,也是印證國家鐵路貨物運輸實力的“里程碑”。
從鐵路自身方面來看,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以貨補客”活動的廣泛展開,鐵路貨運從全面“微調”調度擠壓點卸車組織入手,對卸車工作和夜間裝卸率進行普遍調查研究,進一步促導各鐵路局集團加大對勞動力和工機具的投入,在運輸和卸車效率上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對于那些長期以來的擠壓站點,從裝車源頭上進行調整,疏解積壓車流,為持續裝車上量創造良好條件。
能源保供,責無旁貸。鐵路部門對關乎國計民生的電煤、糧食等重點物資加強運輸組織,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運輸支撐。在寒冬之際,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全國面臨著煤炭資源“總體過剩、局部緊缺”的瓶頸。“冬季保供”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鐵路部門高舉“保暖供,保民生”的旗幟,深入推進貨運增量行動。
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中國國家鐵路明確認識到,唯有圍繞市場轉,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全路各分局以大局為重,以優質服務為先,進一步樹立在市場上的新形象,在組織貨源,增量增收上積極創造條件。
隨著路網的不斷鋪開,融合國家地區間的職能集聚與轉化。在嚴格落實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國鐵集團統籌用好中歐班列西、中、東通道能力,加強國際鐵路合作,提升口岸交接能力和效率,確保中歐班列穩定開行。
鐵路事業的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同時也是關切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指標。隨著鐵路貨運量的不斷攀高,預示著經濟下行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對于未來社會與企業恢復活力都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隨著鐵路貨運體系的不斷完善,精準服務不斷吸引著更多的貨源,鐵路作為國民經濟運輸大動脈,時刻踐行著安全、高效、暢通、優質的服務理念,久久為功必將在新征程中貢獻更大的力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