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8日晚,美股盤前拼多多(PDD.US)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財報。根據財報來看,其營收和利潤都迎來了超高速的增長,繼上季度逆勢增長36%后,本季度拼多多再度同比增長66%。
事實上,這次的增長幅度之大,總營收之高,突破了絕大多數分析機構的想法。畢竟在拼多多公布財報前,市場預期其本季度的營收約為309億,但最終拼多多本季度的營收為355億,超過預期近46億之多。
再來看細節方面的增長,首先是電商廣告,在不少賣家都認為本季度電商廣告政府將環比走低時,拼多多電商廣告本季度實現收入284億元,同比增速高大58%。傭金(包括支付手續費、多多買菜和電商傭金)收入的增速也沒有降低,本季度總營收70億元,且保持了與上季度基本一致的102%的增速。
除此之外,增長最迅速的當屬本季度利潤,根據其財報顯示本季度拼多多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為105.89億元,同比增長546%。
消費回暖,還是低價策略取勝?
事實上,在今年年初,國內幾乎所有的互聯網達成都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股價低迷、降本增效、靜待復蘇等等。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都有些回暖的趨勢。
隨著第三季度的財報發布,大量的中概股都迎來了自己的上漲時刻,知乎漲超15%,滿幫漲超12%,微博漲超10%,小鵬汽車、京東、騰訊音樂漲超6%,拼多多、百度、阿里巴巴漲超5%,蔚來漲超3%,網易、唯品會漲超2%,愛奇藝漲超1%。與此同時,大多數的興能源汽車也迎來自己的增長,理想汽車漲超8%,小鵬汽車漲超6%,蔚來漲超3%。
但顯然拼多多路徑與他們幾乎完全不同,雖然拼多多這次的上漲幅度只有6%,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財報發布當日的上漲,拼多多的股價再度來到一年內的高位,而不是先回撤再上漲的路徑。
除此之外,拼多多是僅有的兩家今年迄今為止股價實現收入上漲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因此,對拼多多而言,幾乎不存在所謂的回暖,作為唯一一家在近期股價漲幅超過20%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拼多多可能一直都過得相當暖和。
而且與大多數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回暖不同,拼多多的財寶數據在第三季度的大幅度上漲,總體來看源自幾個不同的方面:
首先,其增長很大程度上并非依賴于例如雙11這一單一節點,或是消費回暖這一單一因素。作為以低價策略與其他平臺錯位競爭的思路,使得其在2022前兩個寒冷的季度感受到了所有電商公司中最小的寒意。正如不少社評中說到的一樣——消費并不會完全消失,只是進一步降級,而拼多多正好踩在了這一浪潮之上,而且隨著消費的逐漸回暖,拼多多的增長也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
當然,關于消費逐漸回暖這點,我們也能從其他電商平臺第三季度的財報上窺見一二。其中,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京東則增長11.4%,凈利潤也增長了314%。
其次則是不同的戰略選擇,經歷過一整年時間的內部調整和對外部寒冷的適應,大部分大型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逐漸慢慢恢復元氣,只不過就集中在電商這一領域上來看,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的增速確實源自完全不同的角度和戰略。
例如,阿里本季度銷售和營銷開支費用削減65億元,下降22%,降本增效顯然是阿里業績增長的關鍵之一。
與之相似,京東也在今年大范圍的做出了人力結構的優化和調整,但其關鍵可能還是在于更好的用戶體驗、成本優化和效率提升上獲得正向增長,也就是說京東的增長本質來源于兩個核心部分,買家活躍度上升和降本增效初見成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看到京東的總營收上漲11.4%,但凈利潤卻猛增314%的原因。
但拼多多顯然沒有選擇走一條通用的路徑,根據其第三季度財寶顯示的內容來看,它的銷售及營銷費用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同比上漲39.8%至140.5億元,研發費用也同比增長11%至24.2億元。
事實上,這幾乎是在營銷行業不斷被重復的一句話,在經濟下行周期內,你投入更多的廣告就能占據更多的市場,這一結論到今天幾乎依舊適用,但隨著消費分級的趨勢越發明顯,拼多多自然也獲得了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性,沒有削減,反而不斷增加的營銷費用在觸達更多用戶,激活用戶的同時,也增加了商家的積極性,因此,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積極調整策略,嘗試入駐拼多多。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在線營銷和其他業務大幅度同比增長58%,達到284.256億元。且交易服務業務也同比增長102%達到70.223億元。
總體來看,進入2022年,消費者“理性消費”趨勢的擴張和商家去庫存的需求,共同為拼多多的營收增長創造了條件。在這種趨勢下,不僅是拼多多,同類型的淘特、低價特賣的唯品會,乃至美團優選等平臺,都在近期紛紛迎來好消息。
正如拼多多CEO陳磊在電話會議上的發言一樣,“這樣的營業水平未必能持續,盈利并非我們的首要任務。”
那么,拼多多的增長奇跡是否還能繼續延續呢?
持續出現的奇跡?
還是曇花一現的瞬間
從目前來看,拼多多的奇跡恐怕還要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第一,雖然經濟下行周期總會結束,但隨著疫情期間的消費分級,一部分使用習慣必然會延續下去,另一部分用戶則可能在使用過后改變對平臺的固有映像,從而成為長期使用者。
正如一位拼多多的消費者所述:“相比淘寶、京東,在拼多多的購物決策更快,即便有時候買錯了(質量不好),沒關系,退貨無憂。”不過,在他曬出的近一年的購買清單里,大部分購買記錄,客單價均在100元以下。
第二,則是海外市場的持續投入,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內見到效果。從2020年第二季度拼多多公開確認進入海外市場開始,國際電商平臺Temu被認為是拼多多新的增長曲線。當然,伴隨著新增長曲線一起來到的還有不斷的質疑聲。
一方面海外高懸不下的流量成本自然會推高拼多多的營銷宣傳費用,另一方面,在國內適用的低價策略能否在海外展開則是另一個問題。但從目前的結果上來看,拼多多的成績相當不錯。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顯示,11月以來,Temu的單日下載量都在10萬以上。根據主頁上顯示,商品售價確實延續低價策略,大部分商品售價在1~10美元之間。加上跨境物流、流量推廣等費用,Q4勢必會對拼多多的利潤造成影響。但接近資本市場的人士認為,相比投入對利潤造成的影響,海外市場的拓展想象空間更大。
顯然,隨著下季度的營銷投入進一步增加,拼多多可能確實能將第二增長曲線的一部分從想象變為現實。
最后,則是農產品的投入,也到了開花結果的前夜。此前,多多買菜的多位高管被調任海外事業部任職,在當時不少人猜測是多多買菜已經被戰略性放棄,但就目前來看,海外版Temu的戰略優先級顯然也不低。
因此,多多買菜已經逐漸穩固市場盤可能才是相對合理的推測,而且不容忽略的是拼多多在農業層面上的投入并未減少,如果農業層面的的投入能夠進一步見效,自然能夠有利于多多買菜的發展,從而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且農產品作為一種低價高頻的消費產品本身就符合拼多多目前主要用戶的消費習慣。
這就意味著從目前整體上來看,拼多多的增長很可能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但其利潤就想其在電話會議上傳達的一樣,恐怕很難繼續維持下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