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8日,蘋果秋季發布會結束后,以快著稱的京東到家當即宣布:隔天晚8點,京東到家、小時購將同步開啟新品預售,實現小時級、最快分鐘級的速度送達。
同日早上9點半,美團官方公眾號發文:“美團買iPhone14現貨最快半小時可送達。”另圖片中新增幾個醒目的紅字:“且12期免息。”
在iPhone14的送貨上,二者的戰火味十足。京東有多年打造的物流優勢,而美團的底氣來自于近兩年來異軍突起的新型業務板塊“即時零售”。
iPhone14帶“即時零售”出圈
9月16日,iPhone14正式開售,美團與京東的即時零售戰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團公眾號發文稱“美團無人機5分56秒送達首單iPhone 14”。
當天下午,京東發布戰報,宣布“截至開售當天14時,京東到家、小時購iPhone 14系列新機累計銷售額破2億元”。
在iPhone 14發售前,#深圳校服#的火爆也讓即時零售平臺獲得了出圈機會,#外賣下單深圳校服是種什么體驗#話題引發熱議。
隨著開學季的來臨,許多家長選擇了通過外賣的形式為孩子購置校服、文具用品等,相比直接去門店購買的繁瑣,以及傳統電商幾日才能到達的等待時間,即時零售能讓消費者獲得更便捷的消費體驗。
在深圳地區的美團買菜搜索“校服”,即可發現數十款商品,涵蓋小學、中學,男款、女款,夏裝、秋裝不等,消費者下單后最快30分鐘即可送達。美團平臺數據顯示,8月,“深圳校服”的相關搜索量環比上漲70%,深圳校服銷量增長40%,90后家長成為購買主力軍,同時折射出消費者對省時省力的消費訴求。
宏觀來看,傳統零售陷入銷售瓶頸,黃金時代早已漸行漸遠,急需注入新鮮血液。
而當下,即時零售在疫情中發揮著重要的保供作用,通過打通本地線下實體商家供給及周邊用戶需求,已經逐漸建立起消費心智,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的加入,實體零售的價值將打開新的豁口。
即時零售是一個具備“飛輪效應”的賽道,催生了零售的新形態,又必將反哺于本地實體商家,實現即時零售平臺與實體零售商家的雙贏。
商務部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中明確提及“即時零售”,并指出其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中的重要價值。艾瑞咨詢認為,2021年我國零售O2O滲透率約1.6%,預計2025年提升至7.8%,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約為1.2萬億元。
所以,有著萬億市場的即時零售,成為巨頭們爭奪的對象也不足為奇了。美團發家于外賣,這些年不斷擴寬品類、逐步與更多的線下門店進行合作,搶奪同城零售業務。而依靠自建倉實現“次日達”的京東,如今也在時效上不斷壓縮,逐漸走向同城購。
美團發力“本地供給”
2020年9月,在長沙的美團到家事業群年度戰略會上,事業群總裁王莆中高調喊話:“零售就是新大陸,我們就是哥倫布。”
隨后,美團到家事業群閃購事業部被拆分為三個獨立業務部:閃購、醫藥和團好貨。被稱為美團“到家三兄弟”。
而在2021年9月戰略會上,王興宣布將美團的戰略“Food+Platform”升級為 “零售+科技”,首次把零售和科技提到戰略高度。自此,美團正式開始了從外賣平臺到零售科技公司的身份轉換。
次月,王興親自帶隊,連同其他4位公司核心高管,共5人成立了零售特別小組,專門負責相關業務的討論和決議。
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消費者“萬物到家”的即時需求,餐飲外賣之外的市場潛力正進一步被挖掘。
在貝佐斯的零售邏輯里,“多、快、好、省”的用戶訴求面前,即時零售已經拿下“快”的優勢,今年6月第一周,美團平臺的蚊香銷量比5月同期增長了112%,防蚊液銷量則增長了95%。相較于遠距離電商少則等待一兩天的配送時效,即時零售更便捷地解決了當下需求。
因此,美團閃電倉以前置倉模式,實現線上售賣生活必需品,這于消費者和零售商們而言,是應需而生,對全行業對線上線下融合業態的探索,是順勢而為。據悉,截止到2022年6月,美團閃電倉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
據海豚智庫透露,北京一家美團閃電倉合作倉店,運營一年多之后,現在月訂單量可以到2萬單,一個月流水能過100萬左右。2021年美團閃電倉商家中,已經出現超過10個商家的年銷售額過億。
今年8月26日,美團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美團Q2,美團實現營收509億元,同比增長16.4%。期內美團凈虧損11.2億元,同比收窄66.7%。
值得一提的是,財報顯示美團平臺年活躍商戶數增長至920萬,創造了歷史新高,美團即時零售業務的新業務分部營收大增超40%,更是成為美團新的增長爆點。
美團平臺以外賣業務作為護城河,創造本地生活的零售場景,自建配送履約服務先一步占據用戶心智。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即時零售行業消費者中,85后、90后用戶占比達到64.6%。而美團目前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6.9億,其中以16-35歲的消費者為主,與即時零售業務的用戶基本重合。
與阿里、京東爭奪市場
即時零售做的是近場電商的生意,講求高效,對沖的是阿里、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異地電商。
而目前電商的主要的三種形式,淘寶、拼多多等以多日達的時效提供豐富海量商品,京東以自建倉庫和配送團隊的方式實現當日和次日達的快速履約,美團、餓了么等以外賣為核心逐漸外延,配送時效控制在數十分鐘。
一位美團人士認為,幾大巨頭“遲早有一戰,三個賽道變為一個戰場?!?/p>
實際上這句早就被驗證,同城、本地即時零售的價值已經被電商行業廣泛關注到。當前的即時零售業態,美團和京東占據前兩位,阿里似有搖擺,略顯后勁不足,抖音則躍躍欲試,計劃在廣、深、杭等地推出“抖超送貨上門”服務。
2020年4月,阿里將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業務包括天貓超市、淘鮮達和餓了么,配合盒馬的門店到家業務,三者合力,共同構成了阿里同城零售的戰略布局。此外,天貓超市在全國132個四五線城市開通了生活用品小時達服務,將即時零售的戰火燒到了下沉市場。
但阿里在進攻即時零售上給人一種淺嘗即止的感覺,戰略上不曾作為關注重點,天貓超市、淘鮮達和餓了么的相關業務更局限于生鮮和日用,相對于美團和京東在速度上也并不占優勢。
僅是餓了么與美團的外賣之戰中,也早已處于下風。
2021年,京東將京東到家、京東生鮮等入口,重新整合為“小時購”,京東收購德邦,增持達達集團,都是在配送時效上的發力,試圖提速至“小時達”甚至是“分鐘達”。
在8月23日,京東舉行的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集團CEO徐雷指出,京東會把同城零售作為重要業務,包含很多產品和系統,目前仍在整合的過程中。
從各方優勢上來說,京東在實物零售領域扎根更深,且在商家資源方面占據高點。美團則以527萬名專業外賣騎手構成運力,為即時零售提供穩定準時的履約服務。同時,以外賣發展起來的前提優勢,也讓用戶對其“即時”的消費印象更高。
但美團相較于傳統遠距離電商而言,進貨價格處于劣勢。如果要用更低廉價格換取更多的用戶,就需要承受王興所說的“每送出一單,就要虧損一塊錢”的代價。
上接零售商,下接履約服務,即時零售距離規?;蜆藴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相對應的,目前也是即時零售的紅利期。除了平臺外,對商家來說,也可能是一個機會,相關類目的商家可早做了解和布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