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快遞上門一直以來都是物流行業的現實難題。盡管相關規定相繼出臺,但“快而不遞”現象仍然頻繁發生,用戶與快遞員、用戶與快遞公司之間的矛盾被放大。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成為快遞公司與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末端服務大戰一觸即發
通達系“向左”、順豐菜鳥“向右”
目前,快遞行業正逐步告別“以價換量”階段,快遞服務質量成為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的關鍵。
而作為快遞服務的重要環節,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亦是快遞公司搶奪市場和塑造品牌的關鍵。和訊財經梳理發現,在送貨上門這一話題上,市場已經呈現以下兩種趨勢:
以順豐、菜鳥等為代表的巨頭紛紛加碼“送貨上門”策略。順豐宣布從9月5日開始,在全國50個主要大中城市推出“派件不上門,順豐必賠付”的承諾,用戶在反饋意見核實無誤后,即可獲得5元客戶體驗保障紅包;而菜鳥已于于8月23日申請注冊“菜鳥送貨上門”商標,在此前的2022菜鳥開放周上,菜鳥CEO萬霖表示,“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是菜鳥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遑論京東,更是一直將“送貨上門”作為特色招牌。
另一邊,通達系則在加大末端設施建設。圓通速遞(600233)表示,上半年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推廣建設圓通媽媽驛站(這是公司旗下為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派送難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社區居民提供快遞收寄服務的開放平臺),同時鼓勵加盟商合作建立菜鳥驛站、第三方驛站或智能快遞柜等,提升配送終端密度;韻達股份(002120)則加快構筑網點、韻達快遞超市、共配門店等多元化末端服務網絡,截至上半年各類末端服務資源已超過 8 萬家(個);申通快遞除了上述提及的代收形式外,也在推動網點自建驛站。
就以上分化,郭濤認為,“快遞市場上,快遞柜/快遞驛站和快遞上門兩種方式將會形成長期并存的局面,不同模式代表這不同快遞公司的競爭策略,收費低廉的中小快遞公司以快遞驛站/快遞柜為主,對用戶體驗重視較高的大型快遞公司將以送貨上門方式為主。”
“價格戰”轉向“服務戰”
法律、企業等可多舉提升末端服務水平
隨著“價格戰”轉向“服務戰”,快遞公司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末端服務水平、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就這一話題,和訊財經與多位專家進行探討。
一是從法律角度,除了上述《快遞暫行條例》,今年3月開始實施的《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亦強調,快遞公司未按運單上注明要求上門投遞,或未按收件人電話、信息回復要求上門投遞,由郵政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劉馨遠表示,“浙江作為快遞行業消費和服務大省,對于快遞上門行為作出了規范要求,對于其他省份規范化要求作出了指引。因此,在法律規范越來越明確的情況下,快遞公司拒絕上門將得到顯著改善,此類糾紛也會減少。”
二是從企業角度,既要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也要積極創新。
在周裝看來,“快遞業有可能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大家可以選擇送件上門或者送件到代收點,費用上體現出差異化,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到時候可以讓快遞員送件上門,也可以是代收點安排人送件上門。”
而郭濤也給出了一定的建議。他認為,“快遞物流企業應積極擁抱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積極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