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地方團回歸熱潮持續涌現,其中的細分賽道“團批”熱度更盛,不僅是業內選手,越來越多“局外人”借道團批殺入地方團賽道,其中不乏地產、旅游等跨界玩家。
在如今的團批賽道,有人賽程過半,有人高調進場,有人持續觀望,當然也有人持保留意見,那么,團批因何而起?團批當下市場環境怎么樣?團批進化的方向是什么?
一、團批回潮
當下火熱的團批,并非新鮮事物,而且也非地方團獨有的模式,早在社區團購大熱的2020年,團批模式就已經誕生。2020年6月,橙心優選在成都上線,標志著資本跑步入局社區團購,地方團開始感受到資本團的強大壓力。10月份,地方團倉集鄰里探索“放大團長價值”的新模式,開曼4000高級研究員陳海超老師將其命名為“團批”。自此,團批正式進入大眾視野。2021年年初,多多買菜開始增加大規格SKU,拉升C端客單價的同時,探索開拓小B端業務,運營模型近似于團批。同程生活、十薈團、橙心優選等或倒或撤的巨頭,在這年下半年,都曾嘗試轉型“類團批”業務進行自救,比如橙心優選探索的“橙批發”,2022年3月打造出定位商超便利等零售終端“一站式采銷運平臺”的“橙掌柜”。而早在橙掌柜上線前一個月,美團就已低調上線新功能模塊——“團推寶”,供應商可以靈活設置額外補貼,對于推薦“商家補貼專區”商品的團長而言,既可以獲得傭金,還可以獲得供應商的額外獎勵,從而提升了團長推品的積極性。
地方團這一邊,九佰街、有井有田、量子美食及親果傾城等平臺,將“賦能團長和經營用戶”統一到一條戰線,通過團批模式,給予團長更大利潤空間的同時,依然會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等疊加激勵、榮譽表彰等制度,強化團長與平臺、團長與團長之間的緊密協同關系,比如量子美食的“星級站長體系”,團批也應運而成為地方團孵化爆品的主要打法。
近期石家莊自提點團購平臺“小許到家”,成為業界熱議的團批模式新代表。其圍繞團長去中心化的運營模式,以及圍繞片區組團化的市場爆破策略,探索出新團長易操作的系統打法。
5月17日,小許到家開團的一款甜瓜,三小時售出近4萬斤,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為避免爆倉帶來的不佳體驗,小許到家實施片區滾動開團的形式,確保交付的時效性和高品質。
資本團做團批,一是為了切入體量龐大的“B端流通和B端采購”市場,二是為了調節商品因淡旺季出現的銷量大幅浮動。相較而言,地方團做團批,對團長從把控變服務,鞏固用戶基本盤,去中心化,建立起團購新模型,正所謂“無B端不穩,無C端不活”。
團批的核心特征是“團體批發,集采集配”,即通過團長盤活用戶需求,聚合用戶訂單,平臺完成配送、履約及售后等標準化服務,而團長是為用戶提供更具溫度的個性化服務。
通過接入團批,地方團孵化、強化了核心抓手——團長,孵化爆品的能力更加扎實,團點團效、用戶客單價及平臺周轉效率都得到提升,河南安陽“柚樂團”轉型“柚樂批”后,團點銷量和團長傭金都實現了翻倍增長,團長積極性進一步提升。
老牌地方團,或將團批嵌入團購主體業務中,如有井有田,或將團批設定為獨立業務,如親果傾誠,而新銳地方團,大多將團批視為起盤的最佳路徑,那么,團批所處的市場環境究竟如何呢?
二、團批市場環境
自社區團購模式誕生,團長這一群體就開始出現,如今經過地方團的長期培育,加上資本團的加速教育,全國團長群體已擴大到200多萬的巨量規模,這構成了社區團購的基本經營單元。
而隨著資本團壓減傭金、撤城等一系列動作,大量資本團團長或獨立或結盟,職業化水平逐步提升,而這正是團批的雛形,而這類團長組織,雖具備賣貨的能力,但比較缺乏找貨的能力和資源,這正是廠商、供應鏈等產業上游入局團批的戰略機遇。
那么,除了新老地方團,有哪些角色正在跨界入局團批?本文大致從供給側和流量側兩個維度展開分析,廠商側重于供給側,資源商側重于流量側。
1、廠商轉團批
廠商是泛指生產廠家、生產基地、供應鏈及經銷商等產業上游的供給方,其轉型團批的優勢在于供應鏈,經銷商群體還具備倉配能力,轉型團批基礎條件更好。
比如開曼此前報道的廣州“掌批糧油”,該機構就是供應鏈轉團批的優秀代表,其掌握中糧系列、魯花系列等一線糧油品牌,還包括大米、面粉、預制菜等品類,近期為響應政府抗疫保供號召,在做好面向B端的團批業務基礎上,掌批糧油緊急上線“掌批優選”小程序,面向廣大群眾提供社區團購服務。
2、資源商轉團批
資源商即在流量側具有基礎優勢的平臺,比如團購產業內的網格倉,團購產業之外則范圍更廣,比如傳統商超、便利店、旅行社、彩票站、特產店、快遞驛站等等“具備承接社區流量能力的、能夠沉淀社區流量資源的”產業終端業態。
以網格倉為例,全國目前有1.5萬家網格倉,服務范圍基本在城區、郊縣甚至城鎮、村一級,是團購產業下沉的重要一環,而網格倉直接服務資本團團長,能夠與團長建立強連接關系,加上本身具備完善的倉配體系,因此如果能補缺供應鏈和團長運營短板,也是較好的團批模型。
近期,咨詢開曼起盤社區團購的資源商越來越多,比如南陽的旅行社系統、西安的彩票站系統以及浙江桐廬的快遞驛站系統等等。當“局外人”不帶任何“包袱”入局團批,相信會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當一個產業越來越細分,意味著成熟度越來越高,地方團分化出的團批,正是誕生于“團長職業化、供應鏈專業化和倉配一體化的”基礎之上。細分賽道已經形成,各路選手陸續進場。
團批賽道的去中心化特征,正是整個社區團購賽道活力的體現,辯證地來看,去中心化也是制約團批發展的一個桎梏,“去中心化”意味著平臺組織協同能力受到更大考驗,服務更不易標準化。那么,團批如何進化,才能逐步克服模式的現有短板?
三、團批進化方向
不斷修補自身短板,不斷強化自身長板,正是一個平臺進化的方向。當下團批平臺,主要圍繞三個重要環節持續進化。
1、團長:不只是賣貨,要成為用戶的生活買手
在商品供給過剩、消費者愈發理性的當下,推銷策略正在失靈,真正從消費者生活場景出發,體察其習慣與偏好,充當消費者的生活買手,而生活在用戶身邊的團長,就是充當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
團批平臺要做的,正是強化團長對于“生活買手”這一角色的自我意識、身份認同和職業榮譽感,讓團長成為平臺服務用戶生活,激活社區流量的核心中樞,在此基礎上,基于用戶層面的拉新、轉化、留存及促活等一系列運營策略,就可以順水推舟地完成。
2、供應鏈:不只是商品,而是品質生活解決方案
團批是“窄SKU寬流量”的爆品邏輯,聚焦商品、聚焦資源、聚焦時間來實現市場的集中爆破,實現“平臺預熱促活、團長開團促單、萬千用戶跟團”的引爆效果。
平臺打造爆品的能力,本質上是完成觸達用戶的“臨門一腳”,具備爆品潛質的商品是前提條件,這就要求平臺采購要具備三大特征,即“專業選品能力,很深的生活體驗以及深刻體察用戶生活”,進而才能成為團長背后的“智囊”,交付給用戶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當這種生活方式養成,用戶復購也就水到渠成了。
3、運營:不只是服務,而是團長協同作戰的中臺
團批開疆拓土主要依托兩大抓手,一方面是團長精細化服務用戶,另一方面是平臺精細化運營團長,未來團批平臺的運營,不只是在供應鏈、倉配及售后等環節服務團長,更要通過建立中臺化組織,交付給團長系統化“作戰方案及作戰工具”。
作戰方案方面,主要是協助團長打造個人IP,帶領團長探訪產地、工廠,提升團長對產品的認知水平,組織團長之間的交流,提升團長的服務水平,進而形成合力,提升平臺在一個區域的市場滲透率和競爭力。
作戰工具方面,主要是需要熟練應用高效運營工具,幫助團長更高效處理日常事務。實現平臺高效錄單、高效分揀、精準匹配線路、商品交付流程可視化及售后處理流程可視化等等,消除影響用戶體驗的卡點。
以下文章來源于開曼4000 ,作者黃騰飛
開曼4000.
社區團購產業新媒體及服務平臺,致力于社區電商、社區團購、社區團批、社群團購、門店團購的研究及方案服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