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當前最基本的路情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句話是,中國鐵路近年來發展很快,進步很大,其運輸效率和效益已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另一句話是,中國鐵路運輸能力嚴重不足,限制型運輸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遠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鐵路建設投資規模不斷加大,運輸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以裝車為例,從1978年的6萬車到1987年的7萬車,我國用了9年時間;從1987年到2001年,用了14年時間突破8萬車;從2001年到2003年,僅用兩年時間就突破了9萬車;從2003年到2004年6月,僅用半年時間就突破10萬車大關;今年以來全路日均裝車月月超過10萬車,1月至8月日均裝車達到103705車。運輸效率和運輸能力利用率亦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04年,全國鐵路完成貨運總量24.9億噸,旅客周轉量5712億人公里,總換算周轉量25001億噸公里,運輸密度每公里3360萬噸公里,這些運輸主要指標均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國鐵路運輸需求與供給能力的差距仍然很大。從客運看,目前全路客車對數1184對,客座能力243萬人,今年1月至8月全路日均發送人數達到312萬人,客運高峰日達到445.6萬人。旅客買票難、乘車難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春運期間,一票難求的狀況依然如故。從貨運看,近年來我國鐵路日均裝車數量大幅度提升,但滿足社會運輸需求的度,不僅沒能提高,差距反而在擴大。這兩年,煤電油運一直成為國家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薄弱環節,也成為上至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下至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突出問題。
那么,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鐵路發展滯后,我們既滯后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又滯后于交通同行的發展速度,更滯后于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
與國民經濟發展相比:從1998年到2004年,我國GDP從7.8萬億元增加到13.7萬億元,6年間增長了74.2%,年遞增9.7%,而同期鐵路營業里程僅增長12%,年遞增不足2%。與煤炭、鋼鐵產量相比:1999年,全國原煤產量10.45億噸,國鐵煤炭運量6.49億噸(鐵路全行業分品類全年運量從2004年才開始統計),產運系數62.1%;2004年,全國原煤產量19.56億噸,國鐵運量9.92億噸,產運系數50.7%,5年間下降了11.4個百分點。1999年,全國鋼鐵產量2.5億噸,國鐵運量1.05億噸,產運系數42%;2004年,全國鋼鐵產量5.25億噸,國鐵運量1.61億噸,產運系數30.7%,同樣下降11.3個百分點。鐵路運輸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產業關聯度極高的煤炭和鋼鐵行業的發展速度,導致大量煤炭、鋼鐵和礦石長期積壓待運。
與道路交通相比:近幾年,公路每年投資都在3000億元至4000億元,而鐵路僅為500億元左右。1997年,我國高速公路僅有4771公里,到2004年年底已達3.42萬公里,短短7年間增長了6.2倍,從世界第39位一下躍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位。與國外鐵路相比:按國土面積路網密度比,日本是我們的6.8倍,美國是3.8倍,印度是2.5倍;按人均擁有鐵路計算,加拿大是我們的27.2倍,美國為16.9倍,俄羅斯為10.3倍。特別是在裝備水平和快速鐵路技術上,我們的差距就更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