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就是一陣風,指不定燒到什么領域。前兩年共享經濟就大火了一把,小到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貨架,大到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各種共享產品或者服務如雨后春筍一樣不斷涌現,當時就有人說共享經濟是居民素質的試金石,事實正是如此!由于缺少風控監管保障,這些共享經濟大部分都以失敗而告終!就拿共享貨架來說吧,商品丟失率很高,商家損失慘重,這還是在寫字樓等半封閉式的場所經營的情況下,如果是在公共場所,估計都有可能引起哄搶事件!
智能售貨柜
成本低廉的共享貨架失敗了,傳統的無人售貨機成本又那么高,新零售該怎么發展,這是很多零售行業從業者所焦慮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新型的無人自助售貨設備誕生了,那就是智能售貨柜。工作流程很簡單,顧客通過手機掃碼或者刷臉驗證的方式開門,拿取商品關門后智能售貨柜自動判斷顧客取走了哪些商品并自動結算。最大的技術焦點是該機器怎么判斷顧客拿走了哪些商品,主要有以下三種技術手段:
1、高精度電子秤沉重判斷。這也是比較原始比較笨的方法,簡單粗暴,適合售賣有著不同重量的不同商品或者同一重量的同一商品。缺點是電子秤成本比較高,相同重量的不同商品難以判斷,有一定的局限性。
2、RFID電子標簽識別。RFID(射頻識別)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其原理為閱讀器與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達到識別目標的目的。該方式在每一件商品上粘貼對應的RFID電子標簽,商品通過智能售貨柜的門時會被上面的閱讀器識別到該商品的信息,從而得知顧客拿走了哪些商品,進行精確結算。該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售賣任何商品,不受重量和包裝形狀的限制,缺點是需要給每一件商品粘上對應的RFID電子標簽,單單一個該標簽成本也得0.1元左右,積少成多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3、視覺識別。該方式的原理同人臉識別一樣,不過這次識別的是商品而不是人臉,通過攝像頭對某商品進行立體的全方位360度拍照建模,保留該商品各個角度的視覺信息到后臺商品庫。顧客從智能售貨柜拿走商品后,后臺系統會核對前后的視覺信息,從而判斷出顧客拿走了哪些商品并自動結算。該方式的好處是識別率高,機器硬件成本低,比上面兩種方式要先進很多,將成為智能售貨柜主流的識別方式。
智能售貨柜
相比無人售貨機,智能售貨柜結構更簡單,沒有復雜的出貨機構,也不存在卡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處理不出貨的人力成本,提升了顧客的購物體驗。智能售貨柜有一定的風控監管機制,攝像頭也可以保留顧客的操作記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前期適合投放在有人看管無人值守的各種場所,這將代表著未來幾年無人零售發展的趨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