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人流動線嗎?其實在賣場的動線設計規劃中,人、貨、車都有其一定的動線設計原則。留不住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你的動線有問題,今天跟大家帶來個經典賣場案例,來舉一反三一下說說人流動線:
如果把一個商業體比作一個人,那么外部建筑設計是骨架,內部空間設計是血肉,人流系統是血管,而顧客是血液。如果顧客不能沿著人流動線流動起來,就好比血液不能在血管中流動,那么這個商業體將無法生存。
因此,人流系統的設計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整個商業體的生命。
好的人流動線設計讓顧客進入店面以后能夠逐一看到店面的產品,能引導和方便消費者購物,避免產生死角,也能延長消費者在店鋪的停留時間,帶動人流量和購買率的提升。
下面舉一個人流動線設計很成功,而且大家也可能非常熟知的經典案例——宜家
宜家商場,整個平層由一條通道貫穿。通道上做了箭頭的指示,顧客沿著這條通道就可以經過平層中的每一個區域。
宜家的賣場是非常經典的,顧客在從進入開始就被“導線”默默地引導著走完所有角落,你從入口進去就被唯一的一條曲折回轉主路依次引入客廳家具丶客廳儲物室等各個主區域,直到一個不落地走完才抵達出口。強制性的讓人流經過整個商業區,沒有死角和盲點。
當然,如此完美的流線也有弊端:人流動線很長,方向單一,顧客不能自由流動,容易造成顧客疲勞和煩躁。
但細心的你會發現,為了確保一些消費者在購物中想快速離開或快速抵達感興趣的區域,每個主區域間有一些較隱蔽的輔助捷徑作為輔動線。
而且每隔一段就設置一個導視牌,讓顧客在如此長的動線當中不至于迷 失方向,時刻清楚自己的位置。
人流動線設計總結
通過宜家案例,我們對人流動線設計要點做如下總結
1
讓用戶有清晰的方向感
賣場動線設計目的,是使消費者比較容易把握理解項目布局的邏輯性,建立可以快速離去的安全感從而可以放心流連。在商場規劃時,大門入口都會設置大廈所有樓層的整體布局圖,及每個樓層的電梯口會放置當前樓層的布局圖,以幫助用戶了解商場的布局結構,逛得更安心。
2
提供關聯輔路線,激發更多“逛”
賣場動線應設置一些主動線之間的捷徑作為輔助動線,便于消費者臨時離開或按照自己需要順序安排購物路線。同時,輔路徑最為重要另一個作用是:當用戶被“激發”出某種深入“逛”某個品類商品需求時,提供其進入該品類區域的路徑。如:用戶在商場主路中被某品牌的明星商品所吸引,激發了去該品牌店鋪內逛更多類似商品的訴求。
3
避免死角,增加回流
好的賣場動線是引導客流到每一個位置,讓每一個死角活起來,確保利益最大化。商場的設計一般都會以封閉的回字型為基礎,每當用戶在該樓層轉完一圈后,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上下扶梯,即下一個樓層的入口,開始新一輪的輪回。設計者會很小心地無法回避的死角留給廁所丶安全通道等,避免主動線進入死角。
4
適當設置節點,避免疲勞感
根據消費心理學研究,筆直見底的通道會讓用戶產生強烈的疲勞感,以至于轉身離去,一般每隔25米設置節點或過渡區域可以有效幫助消費者尋找新的視覺興奮點,用于緩解疲勞感,提升用戶“逛”的路徑長度。
5
不易流水、目的性強的盡可能放在尾部
大賣場布置貨品時,常將“日常性消費品陳列在最后方”,一來是考慮到此類商品是用戶的必需品,即使放在里面用戶也愿意走入購買,二來是在用戶的行走路徑上增加其他的商品的曝光度,增加購買的可能。
6
以物美價廉做誘餌,激發購物欲
大賣場布置貨品時,常將“日常性消費品陳列在最后方”
一來是考慮到此類商品是用戶的必需品,即使放在里面用戶也愿意走入購買
二來是在用戶的行走路徑上增加其他的商品的曝光度,增加購買的可能。
7
加強代入感,增強求知欲
代入感,指用戶能夠通過一些線索聯想到自己或身邊的事情,激發用戶情感。
8
從眾效應
多數用戶在決策時較依賴于口碑丶銷量丶評價等群體判斷,會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同時這些元素也會增加資源的可信度,提高用戶購買欲。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