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阿里在季度財報中披露,將設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務控股公司,持有餓了么和口碑兩大平臺。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CEO張勇表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阿里將竭盡所能贏得這場戰斗。
這是阿里首次公開表示,將加速進軍本地生活服務,投入一切可能的資源,參與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對抗,并誓言要最終贏得競爭。
在這場已經全面拉開大幕的戰斗中,餓了么和口碑就是兩個急先鋒,它們將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合力,全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而作為急先鋒之一的餓了么,去年4月才成為阿里陣營的一員。CEO王磊(花名“昆陽”)給餓了么確立了怎樣的戰略方向?餓了么將如何擔負起這個急先鋒的角色?餓了么在市場競爭、組織效率、生態協同等方面做了哪些動作?
針對這些問題,新零售商業評論對餓了么CEO王磊和首席運營官康嘉進行了專訪,他們深入解讀了餓了么的種種舉措及其背后邏輯,并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王磊(左)與康嘉(右)
問:2016年新零售概念出現,2017年阿里開始大舉推進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務跟新零售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餓了么CEO王磊:本地生活是新零售的一部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升級本地生活服務,讓它達到新零售的高度。就拿餐飲來說。整個餐飲業的數字化升級、人貨場的重構,都還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
雖然餐飲業的數字化已經做了多年,但實際上也只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菜品的團購營銷,另一件就是支付,支付寶、口碑做的就是這個。
過去三四年發展起來的外賣,其實就是新零售的一種具體表現。它讓餐飲拓展到線上,拓展到三公里,突破了餐館的空間和時間限制。
另外,餐館本身還有更大的升級空間、營銷空間,比如餐館的閑忙時段,定價能不能不一樣;消費者能不能在線上隨時了解餐館的繁忙程度;餐館的熱門菜應該是變化的,能不能根據過去一周的點單和評價,隨時推出新的熱門菜;等等。有很多需要升級優化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本地生活服務的新零售化,還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我們講,之前二十年是互聯網生意的時代,未來十年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的十年,再后面二十年,傳統行業有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翅膀,將會有一個大發展。
問:阿里的收購能給餓了么帶來什么?
餓了么首席運營官康嘉:從競爭角度來講,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競爭助力,相當于阿里在幫助我們去完成創業夢想。
市場PK如果完全是同維度的、公平的,我們落后也能接受。但是如果雙方的PK條件不一樣,我們當然不服氣。我們希望PK下去,希望條件能夠拉平。所以,阿里的收購給了我們團隊繼續實現夢想,甚至是把這個夢想做到更大、做到更高的機會。
即使不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即時配送行業未來會做成什么樣,也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即時配送這個商業模式是非常好的,因為它有很強的延展性。就像曾鳴教授講過的,外賣模式其實有比較強的連接性,它的網絡協同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在送餐的同時,也可以送新零售的東西。
所以,我們覺得,在即時配送領域,我們和阿里聯合起來,會有很多的玩法、很多的想象空間。這也是推動此次收購的一大因素。
問:餓了么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餓了么CEO王磊:餓了么作為一個獨立的外賣業務,如果沒有一個生態做后盾,打起來是比較累的。
比如說,你的流量轉化成本肯定比對手要高,因為人家有三四個業務,可以相互導流,你就一個業務,做不到。從這個角度來講,之前對手提到的“站在二樓打一樓”,我覺得還是比較形象的。
餓了么首席運營官康嘉:我覺得一個是資源,包括資金,因為外賣是一個高消耗的生意,需要持續的大投入,也包括流量資源。如果說以前對手是“站在二樓”打我們,收購后我們可以“站在六樓打二樓”。
第二個是我們團隊的組織能力。我們到2014年底已經有5,000人了,2015年又迅速壯大,達到快10,000人。公司發展太快,整個組織的能力建設就會脫節。
我們公司又不像游戲行業,更多地靠創意、靠營銷,我們是重運營的,非常強調供應鏈能力、C端B端的承接能力、線上線下的協同能力,這對整體組織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覺得這方面制約了我們之前的發展。
問:餓了么確定了“成為本地生活服務核心入口”的戰略定位。這個定位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餓了么CEO王磊:今天,阿里有手淘、支付寶這樣的超級入口,它們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已經建立了移動購物和移動支付的認知。
阿里也有很多本地服務的入口,像口碑、淘票票、高德地圖、飛豬等,但都沒有一個足以在消費者和商家的心智中建立認知的體量。
餓了么能不能做到?起碼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們一定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而且,餐飲是最高頻的消費場景之一,我認為越高頻的東西,就越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餓了么首席運營官康嘉:我認為餓了么應該成為最重要的入口,在阿里本地生活集團軍里面,餓了么的流量規模是靠前的。我們要成為前鋒,把阿里的集團軍帶動起來,形成一個“打群架”的效應。
問:餓了么要成為核心入口,首先得把外賣主業重新做大。今年“夏季戰役”投入30億,都用在了哪里?
餓了么CEO王磊:大家一看到30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價格戰,給用戶發紅包,免運費,做滿減。其實,給用戶的這些優惠動作,我們每年都會做,這次夏季戰役的投入重點并不在用戶端。
整個阿里,包括餓了么,都是做平臺生意的,而平臺生意都是通過服務商家來服務消費者的。
所以,30億更多是投在了行業升級上面,包括市場投放、物流體系升級、商家服務體系升級等。這是一套完整的戰役部署。其中,三四線城市是我們的核心戰場,因為我們之前在這些地區有點弱。
但是,就算在三四線城市,我們也不是哪個城市都打,而是哪里弱,就往哪里打。而且,外賣生意有很強的本地化屬性,在一個城市有效的打法,到了另一個城市可能就失靈。
所以,必須根據各個城市的份額情況,制定不同的打法。我們在各個城市會找到一個對標,看我們的市場到底是多少,是好還是差,如果差,怎么改變。份額低于20%、20%到30%、30%到40%、40%到45%,我們怎么打都應該是不一樣的。
問:餓了么的組織架構也做了調整,設立了城市經理和大中臺。這么調整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餓了么CEO王磊:你可以這么理解,各個城市變成獨立作業,城市經理說了算。但是,它的打法和策略,要和總部對接,總部是統一指揮。
比如說,打夏季戰役是總部的決定,各個城市知道未來7、8、9三個月總部的市場目標是什么、作戰意圖是什么、打法是什么,他們就需要拿出自己的作戰方案,跟總部對接。總部認同你的方案,你就可以拿資源去打。
再比如給C端的補貼,這里面大部分都是通過算法自動分配給各個城市的,但是總部也會留一點資源,我可能要服務新商家,讓它發展起來,也可能給競爭壓力很大的老商家一些特殊待遇。所以,會是總部和各個城市協商討論的過程,這個是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
然后,大中臺整合了產品、技術等各個團隊,具有很大的協調能力,不需要再跟一個個部門單獨溝通,它變成了神經中樞,代表了公司的戰略意圖,然后跟各個城市對接。
當然,餓了么不是一個新業務,這個盤子已經在那里了,它不需要刮骨療傷,而是逐步優化。
餓了么首席運營官康嘉:在城市,我們把原來完全垂直的兩條線——交易和物流——合并起來,由城市經理統一管理,使得城市前端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唯一的負責人,迅速解決問題。
在總部,我們成立了大中臺,叫運營服務中心,把線下的客服、商戶運營、銷售運營等運營工作匯總起來,在中臺形成一個閉環,然后給各個城市前端賦能。
餐飲外賣有很強的區域屬性,只有前端的運營人員最清楚自己地盤里面發生的事情,最清楚該怎么去做決策,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讓聽得見炮火的將士做決策,然后我們提供資源支持。
同時,王磊也引入了阿里好的管理方法,比如說三表管理機制,即目標表、策略表和評估表。現在,我們每個月要做計劃,然后檢核,最后進行評估。
這些表格我們以前也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或者說使用起來不到位。現在,有了阿里的經驗和資源,我們就能把這套東西很好地用起來。
和阿里融合后,我覺得我們的組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外界要看到效果,肯定需要一些時間,但作為內部人,我的感受還是比較明顯的。
我們的短板在迅速補齊,各個部門之間的“隔墻”被很快打破,還有了很好的績效機制、協同機制。阿里非常擅長組織能力的鍛造,在這方面給了餓了么強有力的注入。
問:王磊在前面說過,餓了么需要有生態做后盾。阿里的生態非常豐富,也非常強大。餓了么會怎么跟生態成員創造協同效應?
餓了么首席運營官康嘉:餓了么跟阿里的協同,其實2015年底就開始了。當時,阿里首次投資餓了么,然后,阿里在支付寶App和口碑上給餓了么提供了專屬入口。
只是那時候,餓了么跟口碑還是兩家人,雙方協同談不上密切,最多是你給我入口,我也給你開個口子,有時候導流不太對等,心里還會有疙瘩。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在想的是怎么聯合做項目,商量著在外賣用戶買完單之后,是不是可以給他推個口碑的到店券;在口碑用戶到店買完單之后,是不是可以給他塞張外賣券,讓他在家點外賣。雙方完全融入到一個鏈路里,作為整體業務來考慮。
我們跟生態融合的速度非常快,王磊從集團那里也調集了很多資源,就像我們在手淘首頁的入口,其實需要改造很多東西,但是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就上線了。
接下來,我們還有和天貓淘寶88會員體系打通等事情,都非常有意思。
餓了么CEO王磊:我相信餓了么跟生態成員的協同會越多越多、越來越深入。至于具體跟哪個生態成員進行融合,如何融合,這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核心還是要看雙方有沒有創造價值,是不是有合適的場景。
就拿手淘首頁的餓了么入口來說,我覺得我們的價值是幫手淘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場景,讓它可以服務更多不同的消費群體。當然,對我們來說,手淘帶來了流量。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