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年輕的物流人而言,職業層面的學習,一定要有強目的性,也要保證一定的學習強度和思考高度。這樣未來職業躍進會更容易些,自主權也更大點。千萬不能為學習而學習,為長經驗而長經驗。
2.以當下物流行業的進化節奏而言,年輕物流人的職業規劃,要以三年或兩年為一個時間節點。大學畢業兩三年,熟悉職場和行業規律后,就要有能力升級的緊迫感了,要不很容易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恐惶感中。
3.會學習的員工是好員工,會集體學習的企業則無敵了;但是,只喜歡新點子,裝了一肚子碎片化知識的老板則肯定不是好老板。聰明的老板打心底里都不會認為自己很聰明,也不想太聰明。讓員工聰明,讓團隊強大,才是好老板的升級進階之道。
4.許多大企業集權,或家族企業遲遲不交班,不是貪權,是真累,真不放心。
許多年輕人,學習方法不科學,積累經驗不甄別,幾年下來,沾了上一代人許多不好的決策習慣或判斷方法而不自知,還以為是成熟,加上年輕氣盛的意氣,犯起錯來更是大膽恣意,且不自知。此外,犯了錯之后也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理由倒是比上一代更冠冕堂皇。所有大企業和家族轉型和改革的失敗,都緣于此。
兩代人相互看不上,彼此不放心。這不是代溝問題,是認知方法論都出了偏差,一個偏左,一個朝右,終是都沒有成長,更沒有互補,終是向最壞的方向不可避免地滑落;也包括許多大企業的少壯派。
做企業的,也應該感同深受。凡是上面覺得下面的人都不夠聰明的,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下面覺得上面的領導都是傻X的,也肯定是自己有問題。彼此看不順眼,肯定不僅僅是彼此心態問題。搞企業和處理家庭矛盾一個道理,都是一個嚴己修行、彼此包融、相互促進的過程。
5.絕大部分中國企業(包括絕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管理太僵化、太原始、太隨性、太粗放、太不人性、太不成體系,而且打心底里也不太重視。管理在許多人眼里,是很粗暴、很低級、很霸道的“馭人之術”。
6.未來產業升級,企業轉型的關鍵之關鍵,真不是什么智能化、數據化、無人化,而是管理層面的科學化和人性化。決策者的知識結構和管理思維不成熟,一切的智能化和數據化都是白搭。
7.普天之下,還有幾個國家、社會和公司是靠皇權思維來管控的?中國過去的諸多問題,還是封建心態作崇,但已經不可逆得要發生改變了,土皇帝的霸道和專斷終會要栽大跟斗。
8.現在大企業土皇帝作風盛行,只能理解為時代現象吧。過去幾十年沒有改變,未來十年內,期望、也應該大有改變。
9.管理雖是有時代性和(地方、行業、公司)特色性的,但管理終是個系統工程,而不僅是個簡單非黑即白的判斷認知。譬如有時要不要科層化和軍事化管理?人性的尺度和科學的精細度如何把控,好的經驗如何與數據化工具融合,壞的經驗如何甄別等,都需要系統思考,科學梳理,彈性把控。
10.英明權威主義,未來在中國還有很大生存空間。就如英國的皇室一樣,但管理技巧和治理結構系統會有很大變化。建議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阿里和華為的治理模式。這兩個公司不但很成功,而且很中國,很有借鑒意義。
11.期望物流界的老板和前輩們要打心底里熱愛85后、90后的新一代年輕人。他們很單純,很聰明,綜合素質也好,給他們合適的指導、包容的愛心,以及一定的機會和空間,三五年下來,是會變成很厲害的高級人才的。
12.不要期望年輕人自我修剪,自我施肥,自我成長,長成一個渾圓、可愛、好用的成熟人才,然后再送上門來。當然,也不是所有年經人一培養都能成為人才,所以人才先要選拔,選有潛質的年輕人(不分男女)。
13.在我看來,能快速成長的年輕人必須具備四大特質:
一是有好學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態度,就是必須聰明,而且能把聰明“物化”成工作或學習成果;
二是有嚴謹的作風,做事認真,思考縝密,對工作過程、結果和團隊都愿意負責;
三是有寬厚的性格,與人為善,不斤斤計較,懂得尊重人,愿意傾聽,喜歡交流);
四是有旺盛的精力,身體一定要好,精氣神一定要足,有足夠強的抗壓能力和足夠多的應變手法。
14.人才一要選擇,二要培養,如軍隊一樣。不要癡迷商業“大力丸“,也沒有什么神奇武俠或民間高人,關鍵是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培養,只要有這方面潛質,好好訓練,是很容易成才的。
15.不要怕強人造反。好公司總是愿意廣招更多的強人,而且愿意給強人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會。
16.企業管理和人才訓練,不是靠簡單的雞湯灌輸或語錄洗腦。當領導的,一定要有足夠高的情商和足夠多的智慧。時代進步了,管理知識更新也一定要跟得上。
17.老板最重要的管理升級,就是業務管理上要懂得放權,反正知識和能力也跟不上了。精力再好,動機再好,可殘酷的結果也只是添亂和徒增煩惱。
18.在人性把控上,大部分老板應該學學山西商人,只當東家,不做掌柜,分利很痛快,視野再足夠大,掙錢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很多時候,也就一碗面而已,還防來防去,怕人偷吃,顯得就太小氣了。
19.投資領域的大面積潰敗,和對企業創始人的人性失察有很大關系。傳統的盡調中,缺乏對創始人和公司團隊的人性考量維度。資本意志層面的管控和影響手段,也是可以重新設計和進化的。
20.選好的標的企業和好的企業家,不是說要選“ 好人”,而是要選懂得如何洞察人性,善于挖掘人性潛力的企業家。如馬云、任正非這樣的人物,他們創造的偉大商業奇跡,不是因為管理模式或業務套路有多優秀,而是懂得如何充分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簡單來講,就是懂得如何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工具,更公平、高效地分工、分權和分利。
21.物流領域,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型基本都很類似,好學也好改,而且業內大同小異,沒什么秘密。企業競爭拚的終還是企業家的戰略的節奏感、管理的精細度,人性的洞察力和格局的包容性。
現代物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心之爭和人性之戰。企業家和投資人,最應該多琢磨的是人。事情嘛,放權交給專業的人干好了。中國不缺好人才,但真是稀缺好老板。
22. 人是最關鍵的商業競爭因素,謀勢在人,成事在人,變數最大的還是人,如果沒選對人,或者講沒認真選好人,企業一切體系性的失敗和結構性危機都必然是預料之中的事。傳統企業轉型如此,創業公司亦是如此。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